「食在有趣系列」
2017台灣特色料理大募集,刈包登場
盛情款待外國自媒網紅,香傳全世界
「食在有趣系列」
2017台灣特色料理大募集,刈包登場
盛情款待外國自媒網紅,香傳全世界

「iSee Taiwan特色料理故事大募集計畫」,專注發掘台灣獨特的飲食文化,繼2016年的「筒仔米糕」,2017年以「刈包」為主角,募集可以分享給外國人有趣的、感人的刈包故事,也勾劃出台灣饒富情味的刈包地圖。

  • By 看見台灣基金會
  • May. 22 2018

台灣獨特的風土民情及豐富的文化底蘊,孕育出許多有深度的飲食樣貌,滋潤著我們的味蕾、餵養著我們對這塊土地的記憶。本會的「iSee Taiwan特色料理故事大募集計畫」,專注發掘台灣獨特的飲食文化,繼2016年的「筒仔米糕」,2017年以「刈包」為主角,募集可以分享給外國人有趣的、感人的刈包故事,也勾劃出台灣饒富情味的刈包地圖。

刈包餐會提供多種刈包麵皮與內餡配料,讓賓客DIY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刈包。

本會深入研究刈包起源發現,早於1927年,台灣士紳黃旺成先生的日記中,即有關於「尾牙吃虎咬豬」的記載。可知台灣百年前即有刈包,雖然源自大陸泉州,但「尾牙吃刈包」的習俗及稱刈包為「虎咬豬」,皆起源於台灣。結合歲時節慶與地方人文的「刈包」,是台灣極為普遍的美食小吃。形似錢包,貌如虎口,軟嫩的麵皮夾裹著五花肉、鹹菜、花生粉及香菜等餡料,彷彿是虎口咬住豬肉,所以又有「虎咬豬」、「福咬住」等別稱。這次「台灣刈包故事大募集」共募到554件圖文故事、127件影像故事,經過一連串的初審、複審、決審程序,在專業評審團及律師見證下,於2018年1月25日評選出「最佳圖文故事組優選獎」8名、「最佳影片故事組優選獎」2名。

從募集到的精采故事及影片中,我們看到「刈包」這樣的常民美食,如何扎根在人們的日常記憶中,代代相傳的傳統滋味也有許多的創新心意─麵皮造型的改變,餡料內容的多元,注入了食材和手法的革新。優選的圖文故事中,有講述自己童年打棒球與刈包的聯結記憶,「教練說棒球手套很像刈包,希望我們不要氣餒,發揮虎咬豬的威力,一定能贏得明年總冠軍,我們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吃著刈包,那是我第一次嚐到希望的滋味。」也有來自加拿大的男人和阿美族的女人,創造出兼容阿美風情和西式浪漫的新式刈包:馬告與起司醬的融合,西方與東方的交會,呈現出傳統食物背後的溫柔故事。

本會為了更深度行銷台灣刈包,邀請日本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的自媒網紅共9人,在2018年1月31日至2月2日來台體驗刈包文化之旅,探訪刈包食材主要供應地─雲林。雲林以飼育快樂豬聞名,豬隻不但餵食優格,還聽莫札特音樂長大,並有太陽能綠建築的豬肉分切廠、文化教育館,開放外界參觀。同時參訪百年手工釀造黑豆醬油廠,在廠內細品道地古法釀造的醬油。

台灣刈包透過自媒網紅的體驗及報導,香傳全世界。

文化行程最後的壓軸戲自然是「刈包」的體驗,本會特別挑選在2月1日舉行「台灣刈包飄香傳世界」餐會,這天也是農曆12月16日尾牙,刈包以嶄新的面貌登場,提供了5種不同的刈包麵皮、11種內餡配料,讓與會賓客DIY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刈包,其中以米老鼠造型的「米奇刈包」最受青睞,還有特殊的熊掌造型刈包,也令賓客愛不釋手。宴會最後,由土地公帶著台灣文創產品「土地公毛巾」歡送賓客。本次行程在餐會的精緻美食與客人的驚讚聲中劃下完美的句點。

日本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都有類似像刈包的食物,新加坡美食網站Miss Tam Chiak 創辦人Maureen 說,「我來過台灣好多次,也吃過刈包,直到這趟文化行程,才知道,原來我吃的不只是一個刈包,而是文化!」來自日本的秋本江里奈表示,「到餐會會場時,很驚訝的發現餐巾上繡著我的名字」,非常感動基金會的用心。日本的石井三紀子則提及,「沒有這次難得的機會,不會知道刈包的歷史,什麼時候吃,怎麼吃,竟有許多講究,希望把這次參訪的學習,介紹給日本朋友,讓他們更認識台灣。」9位自媒網紅在返國後,共製作2段影片和10篇文章,介紹這趟台灣刈包體驗之旅,讓更多人透過刈包,感受台灣的常民美食文化,品味簡樸中的細緻與優雅。

瞭解更多活動內容:http://istdiscovery.iseetaiwan.org/2017guabao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