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台灣基金會邀請世界十大設計組織代表
體驗台灣多元文化之旅 讓世界看見台灣
看見台灣基金會邀請世界十大設計組織代表
體驗台灣多元文化之旅 讓世界看見台灣
一秉「成為世界認識台灣的重要窗口」願景,財團法人看見台灣基金會與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合作主辦「2015全球青年設計大會」,邀請國際設計社團協會(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Design ,簡稱ico-D)等國際十大設計組織代表在9月16日、10月18日參與「擁抱建築 ‧ 體驗多元」及「傳統 x 現代 ‧ 找茶趣」兩梯次多元文化之旅,引領代表們親自踩踏台灣土地、眼見台灣特色文化、聆聽台灣樂音、品嘗台灣風味,從五感體驗環境與生活文化所展現的多樣性,觸動開啟對台灣最深層的認識及感動。
- By 看見台灣基金會
- Oct. 22 2015
台灣的多元地理、族群、宗教特質,塑造了文化包容開闊的個性,此一個性,可以從都市環境與生活文化所展現的多樣性看到。
一秉「成為世界認識台灣的重要窗口」願景,財團法人看見台灣基金會與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合作主辦「2015全球青年設計大會」,邀請國際設計社團協會(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Design ,簡稱ico-D)等國際十大設計組織代表在9月16日、10月18日參與「擁抱建築 ‧ 體驗多元」及「傳統 x 現代.找茶趣」兩梯次多元文化之旅,引領代表們親自踩踏台灣土地、眼見台灣特色文化、聆聽台灣樂音、品嘗台灣風味,從五感體驗環境與生活文化所展現的多樣性,觸動開啟對台灣最深層的認識及感動。

看見台灣基金會邀請到的國際設計組織代表們來自世界各大洲,包括捷克布魯諾海報雙年展協會(Brno Biennale Association ,簡稱BBA)、香港設計總會 (Hong Kong Federation of Design Associations,簡稱FHKDA)、國際設計社團協會(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Design ,簡稱ico-D)、印度設計委員會(India Design Council,簡稱IDC)、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協會(The International Poster Biennial in Mexico,簡稱IPBM)、日本設計振興會 (Japan Institute of Design Promotion ,簡稱JDP)、韓國現代設計協會(Korea Ensemble of Contemporary Design,簡稱KECD)、泰國創意設計中心(Thailand Creative & Design Center ,簡稱TCDC)和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(Taiwan Design Center ,簡稱TDC)等十大國際設計組織,均是世界各國重要的設計力量。

為了讓代表們在有限且繁忙的行程中,可以對台灣留下深刻且值得回味的印象,看見台灣基金會團隊精心規劃出「擁抱建築 ‧ 體驗多元」及「傳統 x 現代.找茶趣」兩個主題性多元文化之旅。其中9月16日舉辦的「擁抱建築‧ 體驗多元」引領代表們參訪入列全球20大最美圖書館的綠建築─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;古蹟建築轉型再利用的表率,也是台灣日治時期溫泉文化遺產─北投文物館;台灣新宗教建築─農禪寺水月道場以及融合中西文化的淡水紅毛城…等等,基金會同時邀請到各建築的設計師到場,親自導覽代表們觀賞建築特別,並進行即席交流,讓代表們從這些建築的多元文化深度演化中,體驗屬於台灣的設計風格。來自馬來西亞的ico-D代表William Harald 對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的綠建築設計感動不已;印度籍 IDC代表Mr. Hrridaysh Deshpande則認為這趟行程以多元文化為題,跳脫觀光客的角色,更能實際體驗在地生活及文化。

有別於9月16日透過建築,體驗台灣的主題訴求,看見台灣基金會在10月18日為國際設計組織代表們規劃的是「傳統 x 現代.找茶趣」,帶著代表們從台灣北部茶葉傳送到全世界的起始地─大稻埕碼頭出發,遊走台北近郊,找茶賞茶去。

當日代表們從大稻埕碼頭,遙想當年Formosa tea裝載在大型帆船上,遠渡重洋到美國紐約去,為台灣創下高外匯收入,展開茶金歲月。隨著茶葉出口的足跡,走進迪化街,觀賞迪化街的現在、過去與未來。這一天的重頭戲是淡水春餘園子,體驗茶席,在茶人製造的氛圍內,聞茶、品茶;還有基金會精心邀請笛子、琵琶等中國樂器演奏,代表們沉浸在古樂、茶香及綠意園子中,久久不想離去。
日本名古屋造形大學和名古屋學藝大學名譽教授,也是2005年愛知世界博覽會設計召集人岡本滋夫意猶未盡的說:「喝茶的體驗很棒,可以讓茶的文化表現出傳統到現在的感覺,非常棒。以後一定要常來台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