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小米酒─有功勞的才可以喝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小米酒在台灣出現甚早,原住民釀製小米酒的歷史亦悠久。於清代康熙年間遊歷台灣的郁永河,在《裨海紀遊・土番竹枝詞》24首之17中寫到原民以唾釀酒;此外,《諸羅縣志》及《臺海使槎錄》中皆見類似紀錄。因此可以理解最早的小米酒以唾液為酒引,此與世界各地有釀酒文化的原住民相似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米酒是台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,不僅為佳釀,更是承載文化和記憶的飲品。

在原住民文化中,小米為重要糧食,小米酒更是各式祭儀中不可缺少的神聖之物,例如阿美族豐年祭前,長老會以手指沾取小米酒灑入地面三次,敬奉天地祖靈後才可飲用。

▋承載原住民的文化和記憶 

而布農族凡事需夢占,從小米自栽種至收成時皆有相對應的祭儀,有以小米酒謝天地和祖靈習俗;排灣族之小米酒釀製則為婦女之大事,釀製前婦女需淨身,於豐年祭開封時,族人間亦會品嘗,選出最佳小米酒。 

過去,小米酒的飲用在每一個部落亦可謂為大事,如阿美族,並非人人皆能飲用,只有對部落有功的人才得以享用一杯美味的小米酒。如今,隨時代進步,小米酒的釀製已有長足的進步,成為部落銷售給觀光客的重要伴手禮。 

有心的部落青年傳承父母祖輩的手藝,不僅以台灣在地的原生小米種釀製小米酒,更以科學化的釀造製程監控,並將成品帶出國比賽,廣受好評及獎項肯定。未來,台灣小米酒這樣足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文化,依然會繼續代代相傳下去。 


*飲酒過量,有害(礙)健康。未滿18歲禁止飲酒。酒後不開車,安全有保障

探索更多
綠豆─品種上千,你吃過幾種
綠豆無論是做甜點、冰品、糕點皆受歡迎,綠豆芽則是CP值很高、颱風天菜價飆漲時的最佳救援蔬菜。然而,它的品種多到驚人,有上千種;民眾常食用的,十根手指頭就數得完。
阿里山森林鐵路─世界遺產潛力點
從運載林木到載客觀光,阿里山森林鐵路把阿里山推上全球知名景區。這條鐵路串聯起多樣生態、精巧鐵道設計與五大奇景,載著旅人重溫百年前經典路線,深入鄒族山村,開啟一場文化與自然的深度旅行。(圖片來源:unsplash)
落花生─象徵發財、吉祥、多子多孫
花生的原產地說法不一,多認為源自南美洲,但亦有源自中國的說法。早在唐代《酉陽雜俎》即有文字記載其「形如香芋,蔓生」;明末才開始普遍種植,後由移民帶入台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