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養殖蝦─曾是養殖蝦王國,目前展開2.0篇章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蝦子是台灣人的熱門海鮮。300年前出版的《臺灣縣志》有一段紀錄:「台灣蝦有數種,鬚長於身,海中生者大,溪澗生者小……。」描述台灣有海水蝦也有淡水蝦可供食用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治時期,台灣蝦驚艷了在台的日本人。當時台北大稻埕、北投酒家菜都有用豬肉片包覆蝦仁後再沾蛋液、裹粉、油炸的「金錢蝦餅」,熱騰騰上桌香氣撲鼻,金黃酥脆、有如金幣的表皮象徵吉利,搭配番茄醬口感豐富,是宴客最有面子的料理。

台灣曾有「養蝦王國」稱號,1987年台灣養殖蝦的年產量為9.5萬噸,占全球的四分之一,意思是全世界每四尾養殖蝦,就有一尾來自台灣;日本每兩尾草蝦中就有一尾來自台灣。 

這全得歸功於台灣領先國際的養殖技術,小小一尾草蝦為台灣賺進極為可觀的外匯;而創造整套養殖技術的水產養殖學者廖一久,也贏得了「台灣草蝦之父」稱號。 

▋養殖蝦近年走出逆境 

然而1987年前後,因為養殖業者長期密集養殖而影響了水質,草蝦傳出白點病,產量頓時銳減,草蝦產業遭受重挫,一度因為草蝦疫情有望趁勢而起的斑節蝦,不久也遭遇疾病打擊。 

經過養殖業者多年努力,台灣養殖蝦產業近年來終於逐漸走出逆境。養殖蝦種從昔日的草蝦轉而以白蝦為主:2022年全台白蝦產值近22億元台幣,主要採海水養殖。 

而常見於釣蝦場、俗稱「泰國蝦」的淡水長臂大蝦,產值也有超過15億元台幣。養殖業者更注重環境,透過智慧化設備提升飼養效率;加上政府以產銷履歷協助養蝦業者,通力合作來提升國產蝦的競爭力。 

探索更多
鵝─早期,養鵝是農家副業
台灣從17、18世紀起已有養鵝紀錄,飼養「華鵝」,主要是傳統農家副業。1974年自丹麥引進「白羅曼鵝」後,白羅曼鵝才成為飼養主流,至今占比逾97%。
香蕉─MIT香蕉,進駐東京奧運選手村
2021年7月的東京奧運,選手村食材中出現了「台灣香蕉」,這是第一次「MIT香蕉」成功進軍奧運殿堂。當時,農委會還召開了「跟世界蕉個朋友,為奧運選手加油」視訊記者會,是全台蕉農的一劑強心針。
高粱酒─世界烈酒競賽常勝軍
高粱酒的部分紀念酒款在收藏界中展現其投資價值,至少5000元一瓶,上萬的也有。而且是台灣白酒市占率最高的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