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太陽餅─餅皮要超過百層,才是名餅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中名產太陽餅,內餡為麥芽糖,但厲害的是餅皮,名店的做工精細,最多可達上百層,比紙還薄,摸起來有彈性,吃起來酥脆甜蜜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原本是台中地方仕紳的點心及饋贈親友的伴手禮,不僅現在台灣多家商店都有賣,而且名氣早已遠揚海外。

1982年,太陽餅是日本餻餅博覽會的台灣代表;2005年,時任台中市長的胡志強,帶著太陽餅及鳳梨酥上飛機,出國參加世界城市論壇;2024年在德國登場的台灣形象展,太陽餅也在場。 

民間會開玩笑講:「太陽餅裡面沒有太陽,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。」沒有太陽的太陽餅,其實前身是奶油酥餅,或稱做椪餅或麥芽糖餅。台中在地文史工作者考據,因奶油酥餅太大,漸漸改良至現在小圓餅狀,方便食用。 

▋車掌小姐在車上行銷太陽餅

太陽餅源起於台中市神岡區的望族林家,1855年開設店鋪,但一直要到近百年後的1953年,林氏宗親林紹崧成立太陽堂,正式為家族點心取了個響叮噹的名字「太陽餅」,這塊迷你麥芽糖餅才真正開始走紅。 

1950年代,駐台美軍喜吃麵食,餅類投其所好,台灣交通亦逐漸完善,車掌小姐們在車上推廣太陽餅做為伴手禮,這種可口小點,漸漸成為揚名全台的點心。 

太陽餅主要原料為中筋、低筋麵粉、豬油、奶油、糖與麥芽膏等等。業者們更研發出各種不同餡料,例如珍珠奶茶太陽餅到鳳梨酥太陽餅,並外銷國外,讓台中名產太陽餅走上國際。 

探索更多
落花生─象徵發財、吉祥、多子多孫
花生的原產地說法不一,多認為源自南美洲,但亦有源自中國的說法。早在唐代《酉陽雜俎》即有文字記載其「形如香芋,蔓生」;明末才開始普遍種植,後由移民帶入台灣。
棗子─台灣研發品種顏值高、名字美
台灣慣稱的棗子,原名印度棗(Indian jujube),由此可知棗子原產於印度,傳入台灣的時間不可考,惟日據時期已有栽種紀錄。
葡萄─巨峰葡萄創造紫金傳奇
葡萄在6000多年前的非洲東北部和亞洲西南部已有栽種紀錄,台灣的葡萄栽培紀錄最早可追溯到1684年自中國引進的純歐洲品種。1895年,台灣人半田敏男從日本引進多種西洋、日本葡萄品種,奠定台灣種植釀酒用葡萄的基礎,但仍因台灣氣候條件限制,難以栽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