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貢丸─發音來自台語的「打」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貢丸或作「摃丸」,為以豬肉作為原料之加工食品,台灣各處皆可見,亦為餐廳小吃、家戶間常見之食品。台灣的貢丸以新竹所產最為出名,常用以煮湯和另一知名物產米粉搭配,成為具代表性的街邊小食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見的貢丸料理除貢丸湯外,亦時常加入其他湯品之中、作為火鍋配料,或和其他食材拌炒,用途多樣。同時出現多種口味,加入香菇、剝皮辣椒,甚至有草莓貢丸(粉紅色)。

貢丸源自中國,由先民來台時引入,然而其起源眾說紛紜,常見者有「孝子」說和「上貢」說,據文史工作者陳錦昌考究,貢丸是傳統吃食,以手藝代代相傳,雖無孝子亦無上貢之佳話,但無損其美味。

▋新竹貢丸使用溫體豬

如今知名之貢丸業者多數早期兼營魚丸生產,兩者兼有販售。例如進益摃丸的創辦人葉榮波,早自日治時期1938年起,即於新竹城隍廟邊販售自製貢丸、魚丸。而今日台灣街市所見之貢丸,多為機械化生產、大量製造,傳統人工製作者較為罕見。

新竹貢丸美味的原因在於:使用新鮮溫體豬肉製作,即所謂的「活肉」。加鹽後打至「出膠」,並反覆捶打至呈肉漿狀,利用蛋白質的鍵結性形成網狀結構,形成彈性口感製作而成。

「貢丸」之名,即來自其製程中反覆「摃」(台語「搥打」的發音),體現台語中形容食物時的慣例,兩字之食物名,其第一字為作法或形容,第二字為食物樣貌,如甜「粿」、粉「粿」,摃(捶打過的)「丸」。

探索更多
綠豆─品種上千,你吃過幾種
綠豆無論是做甜點、冰品、糕點皆受歡迎,綠豆芽則是CP值很高、颱風天菜價飆漲時的最佳救援蔬菜。然而,它的品種多到驚人,有上千種;民眾常食用的,十根手指頭就數得完。
肉乾─從前是束脩,現在是零食
肉乾是指經醃製及乾燥處理後的肉類,常見有豬肉乾及牛肉乾。早期肉乾在人類飲食生活中的主要目的是作為久存吃食,孔子學生拜見尊師的見面禮「束脩」也常用肉乾;但歸功於食品加工技術進步,及生活水準提升,現代民眾已當成零食或補充蛋白質之用。
清酒─和米酒釀製差別在「精磨」
清酒和台灣米酒同樣以米為原料,差別在清酒將米精磨到重量幾乎只剩一半。台灣釀酒業於廢止菸酒專賣制度後百花齊放,除了近年來於全球競賽中屢屢獲獎的葡萄酒和威士忌,清酒亦為引人注目的品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