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山苦瓜─從山產店熱炒到生技新星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山苦瓜是山產店常見的特色菜,顏色深、個頭迷你,30~50公克,一斤賣180元。山苦瓜「花蓮4號」富含三萜類、山苦瓜皂苷、苦瓜蛋白等營養成分,萃取出純度99.9%的苦瓜精華,白色粉末狀,則有機會轉為醫藥之用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瓜之父」花蓮農改場副研究員全中和,從1998年起收集地方特色種原,再選育高雌花品系作為育種親本,不斷嘗試,育種出的山苦瓜「花蓮1號」至「花蓮8號」各有不同商業價值,不斷上新聞。

▋原住民庭院中常種植山苦瓜

1~3號主要做為山產店炒菜用。其他品種命運則大不同,因國科會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把苦瓜納入「中草藥保健產業」化重點研究目標,4~8號品種「華麗轉身」參與計畫大學研究使用。 

山苦瓜是原住民餐桌上的日常菜餚,很多家庭會種植於庭院之中,令其攀繞圍籬之上,煮飯時隨手就摘取食用。山苦瓜除了瓜體本身可食用之外,原住民亦會採收山苦瓜葉煮食,靠近部落的山產店中因此常見到這道菜餚,甚至在一般的菜市場已可見到山苦瓜。 

山苦瓜生性強健、少病蟲害;喜溫暖、耐熱性強但不耐寒,全株有特殊氣味,較一般苦瓜矮小。山苦瓜又名野苦瓜、短果苦瓜,為台灣原生種作物,蹤跡遍布全台,從頭城、花蓮海邊山上、雲林河灘乃至恆春都可以見到。 

探索更多
金針花─觀為花、食為菜、用為藥
盛夏之際,到台灣東部的金針花產地欣賞澄黃的壯闊花海,之後再享用產地限定的新鮮金針花湯、清炒金針花,是很夯的旅遊行程,尤其是台東的太麻里、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、玉里的赤科山,場面壯觀。
文蛤(台灣文蛤)─台灣「國民海鮮」,療癒系料理
文蛤,在台灣又稱為蛤蜊或蚶仔,分布於南亞、東亞、東北亞、東南亞等區域的海、河岸。文蛤是台灣相當尋常的食用貝類之一;料理方式多樣、烹飪便捷,簡單料理即能品嘗到文蛤的鮮甜和原汁原味。
番茄─2014年起外銷多國市場
清康熙年間的《臺灣府志》有一段對於番茄的描述:「甘仔蜜,形似柿,細如橘,初生青,熟紅,味濃,肉多細子,亦不堪充果品,可或糖煮成茶品。」「甘仔蜜」即為番茄的台語,描述當時的番茄並不好吃,還得加糖熬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