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頭主要分布於濕暖的熱帶、亞熱帶地區,在東亞、南亞、東南亞、埃及、希臘、西非、加勒比海,以至於太平洋諸島都是相當普遍的食材。
芋頭為天南星科芋屬植物,在台灣,原住民素來便有耕種芋頭的文化,種植芋頭歷史源流已不可考,最早的文字記載則見於1603年明朝人陳第所著之《東番記》。
台灣的原住民族所種植的芋頭品種眾多,可粗分為種植於山坡地之山芋(或稱旱芋)以及種植於平地水田中的水芋,各部族皆有其區域品系。
例如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.巴瓦瓦隆所撰之《山芋頭:部落教室2》一書即記載,僅排灣族一族所保留芋頭品種便有15種之多;蘭嶼達悟族則種植水芋,其所種芋頭品種更達21種。
目前在台灣平地,芋頭主要栽種的品種為檳榔心芋,產量頗豐;台中大甲是芋頭最著名的產區,清明之後就由屏東高樹芋頭接力。
台灣人食用芋頭的方式有鹹有甜,作為主食或入菜皆可,可作為甜品,亦時常以火鍋料的方式出現於餐桌上。無論是芋頭排骨湯、芋頭粥、芋頭米粉湯等鹹食吃法,或是芋頭西米露、芋頭蛋糕、芋仔冰則為甜食吃法,各自精彩創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