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牛肉麵─店家密度,可能世界第一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超商的密度,全球第二,次於南韓;雖然缺乏正式統計,但台灣提供牛肉麵店家的密度,應該可以拿下全球第一的寶座。牛肉麵是數一數二的常民美食,大飯店、餐廳、專賣店家、路邊攤販加上超商,綿密的供應網絡正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顧台灣早期農業社會,牛是工作夥伴,民間習俗上不吃牛肉,甚至有「食了牛犬,地獄難免」的說法。不過數十年間,隨著台灣進入工業、資訊社會,美國援助提供了牛肉及麵粉兩個關鍵食材,加上習慣食用牛肉的一、兩百萬戰後新移民來到台灣,局面完全翻轉。

▋四川郫縣豆瓣醬是關鍵元素 

牛肉麵於台灣之起源雖無明確定論,但以逯耀東的說法最廣被接受,他曾任教於台大歷史系,認為牛肉麵源於高雄的岡山空軍眷村,由四川移民以記憶中的四川郫縣豆瓣醬製作,成就爾後「川味紅燒牛肉麵」的招牌。 

這一味扎扎實實是台灣創造的,四川餐館只有紅燒牛肉湯,加入麵條和豆瓣醬不知是哪位台灣思鄉老兵(一般認為,省籍為四川的可能性最高)在某一個再普通不過日子的隨興之作:大陸北方嗜吃麵食、從美國進口的麵粉、牛肉罐頭及冷凍牛肉,加入辣豆瓣醬提味,加總一起後,美味香氣安慰了腸胃、也解了鄉愁。 

台灣牛肉麵口味多元,川味、清燉、紅燒、番茄、麻辣最受歡迎。2005年起台北市舉行「國際牛肉麵節」,轟動一時,台北市成為台灣牛肉麵的「首都」,和大陸牛肉麵之都「蘭州」分庭抗禮。 

探索更多
柿子─連泰國皇室也被圈粉
台灣小學二年級國語課本《小鎮的柿餅節》,形容秋天來了,新竹新埔小鎮滿是柿餅的香氣,還有前來小旅行觀光客的鼎沸人聲。
牛─堅毅台灣牛vs美味進口牛
牛,從前與現在,於台灣人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;然而,於文化中、飲食中、歷史中,牠們對不同世代的意義完全不同。
果菜批發市場─最新鮮的大型冰箱
果菜批發市場又稱為果菜市場,是水果與蔬菜的重要集散地,從產地運來的新鮮蔬果在此集中,透過批發供應給全台灣各地的菜市場、超市與團膳,再送到餐桌上成為美味的佳餚,可說是台灣「最新鮮的大型冰箱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