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寶芋泥,常見於台灣宴席最末的甜點料理,料理過程極為繁複;宴席末若端出一道八寶芋泥,代表著主人家招待之用心。八寶芋泥亦曾見於台灣國宴之上。
八寶芋泥以芋頭作為主角,芋頭為人類最早馴化的植物之一,常見食用方式為煨爛芋頭,如蘇東坡曾在《東坡集》曾提及:「子過自出新意,以山芋作玉糝羹,色、香、味俱絕。」將芋頭煮得綿密放湯裡吃,風味極佳。在大陸北方,八寶常用於做成飯食;到了南方,喜歡溫暖氣候的芋頭長得好,八寶加芋泥做成甜點較受歡迎。
芋泥的身影亦常見於中國南方菜系的甜食中;1949年後,國民政府遷台,相傳兩位蔣故總統都喜歡八寶芋泥,若有宴席,甜點便為八寶芋泥。
此料理或許因此於台灣廣為流傳,在台灣經濟尚未飛躍成長之前,若於年節大菜中見到八寶芋泥出現,便象徵是富貴人家,吃得起如此甜點料理。
台中大甲是芋頭主要產地,屏東高樹次之,讓台灣在不同時節還能買到芋頭。 如今許多餐廳和糕糰店仍能見到八寶芋泥這道甜食料理,買回家自行炊蒸即可食用,作為年菜甜點廣見於台灣家戶間。
若想自己動手製作,選擇上好的芋頭切片切塊,加入奶油與砂糖後蒸煮,出鍋後細細過篩、壓製成泥,鋪上紅豆、紅棗、棗乾、蓮子、白豆等,淋上桂花醬即大功告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