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山葵─阿里山上的台灣綠金傳奇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山葵,原生於日本及俄羅斯遠東地區,日語音讀為「わさび(Wasabi)」,台灣常以擬音「哇沙米」稱之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治時代,台灣總督府開發阿里山林場,建造從平地直通海拔2000公尺的森林鐵道,在阿里山鐵道沿線開墾聚落、移植日式木造房舍,同時種植了家鄉帶來的山葵,是台灣栽種山葵最早的歷史。

日本人因為思鄉零星栽種山葵,意外地讓農民發現阿里山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,竟能產出不輸日本品質與口感的山葵,開始大面積種植山葵外銷日本,尤其日本遭逢凜冬暴雪無法種植山葵時,台灣山葵特別重要。新鮮山葵出口日本,曾創下每噸100萬元台幣的天價! 

然而,高經濟價值的誘因,某些葵農為了開闢更多種植地而侵佔、砍伐山林,破壞阿里山水土環境,2015年在當時的農委會林務局(現為農業部林保署)執行國土保安政策逐步回收國有林地後,結束了阿里山山葵「綠金傳奇」的一代輝煌。 

▋二代返鄉創生,台灣山葵寫下新篇章

2000年後,有葵農引進日本品種交叉配種,在中低海拔成功復育山葵成功,並聯手在地青農找回當地的特色作物,帶動產業發展,幫助地方積蓄創生能量。 

其中,奮起湖返鄉青年陳岱聲創立在地品牌,結合台灣傳統零食「米香」和山葵開發出蓬鬆酥脆的「山葵米磚」,2019年參加有「食品界米其林」之稱的比利時iTQi國際頂級美味大獎,從全球上千件參賽作品中拿下一星獎章,證明台灣傳統點心也可以很優秀,也為台灣山葵寫下一頁新篇章。 

探索更多
地瓜─「番薯仔」一詞象徵台灣韌性
俗語說:「番薯不怕落地爛,只求枝葉代代傳。」講的正是番薯的韌性。番薯,又稱甘藷、地瓜,台灣民眾多以地瓜稱之。它在台灣的地位遠高於一般的雜糧作物,番薯將根藤深深攀爬蔓延進台灣常民的生活、情感、文化,甚至政治意識型態之中。
威士忌─台灣橫空出世,躋身全球頂級產區
知名美劇《金融戰爭》(Billions)曾出現台灣威士忌,男主角於品飲時讚美:「誰能想到,台灣現在比蘇格蘭更會釀威士忌了!」此言不虛,台灣亞熱帶氣候與高濕度,使得威士忌熟成速度遠超蘇格蘭,短短數年即可展現深厚風味,形成獨特的「台灣風土」風格。
鹽酥雞─美味到讓肯德基也致敬?
炸雞,是備受歡迎的平民美食,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版本。肯德基能邁向國際,靠的是背後的「富爺爺」;唐揚雞,靠日式餐飲的流行;韓式炸雞,靠韓劇;而台式炸雞「鹽酥雞」獨缺靠山,出身夜市、白手起家,完全憑口味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