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果乾─台三線客家莊是主力產區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果乾為以日曬、烘乾等方法去除水份之水果。台灣素有「水果王國」之美名,以地利與氣候之便,出產之水果種類繁多,風味亦佳,若遇豐年,果品收穫量豐碩、無法盡售,出於惜物愛物之精神,將水果烘乾後,不僅能延長水果的食用期限,果乾更因加熱造成糖份濃縮,風味更顯鮮甜可口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乾為以日曬、烘乾等方法去除水份之水果。台灣素有「水果王國」之美名,以地利與氣候之便,出產之水果種類繁多,風味亦佳,若遇豐年,果品收穫量豐碩、無法盡售,出於惜物愛物之精神,將水果烘乾後,不僅能延長水果的食用期限,果乾更因加熱造成糖份濃縮,風味更顯鮮甜可口。

果乾雖和蜜餞有相似處,不同的是,果乾的製作過程中大抵不使用添加物,頂多施以少許鹽糖,以保留自然鮮美風味,故口感和蜜餞大不相同。此外亦有客家曬酸柑所得之酸柑茶,就連曬好的橘皮都能用之入藥,成為中藥所稱之「陳皮」。

▋太陽曬、炭火烤、機器烤三種作法

台灣製作果乾的歷史相當早,大約以今日新竹北埔至台中東勢台三線之客家莊為主,客家族群自古即善於製作各式果乾。如知名之客家柿餅,即為曝曬後色呈金黃之柿乾。政府的「食農教育」平台指出,過去遇戰亂時,客家人一路在中國逃難遷徙過程中,會隨身攜帶柿餅補充體力。

如今隨科技進步,過往多以太陽曝曬為主之果乾,已可以炭火烘烤或機械設備進行製作。台灣常見之果乾,除各式水果、客家柿餅外,亦有以土芒果所製,俗稱「情人果」之果乾,皆為台灣尋常可見的果乾品項。

由於果乾耐久存,有助於外銷,故果乾亦成為台灣水果外銷的一大助力,且因冷凍乾燥技術的進步,經過冷凍乾燥脫水的果乾得以進一步延長保存期限。近年來,在政府和業者的共同努力下,全台各地皆可見果乾之製作,品項亦呈現多元樣貌。

探索更多
地瓜─「番薯仔」一詞象徵台灣韌性
俗語說:「番薯不怕落地爛,只求枝葉代代傳。」講的正是番薯的韌性。番薯,又稱甘藷、地瓜,台灣民眾多以地瓜稱之。它在台灣的地位遠高於一般的雜糧作物,番薯將根藤深深攀爬蔓延進台灣常民的生活、情感、文化,甚至政治意識型態之中。
威士忌─台灣橫空出世,躋身全球頂級產區
知名美劇《金融戰爭》(Billions)曾出現台灣威士忌,男主角於品飲時讚美:「誰能想到,台灣現在比蘇格蘭更會釀威士忌了!」此言不虛,台灣亞熱帶氣候與高濕度,使得威士忌熟成速度遠超蘇格蘭,短短數年即可展現深厚風味,形成獨特的「台灣風土」風格。
荔枝中的混血兒─夏日嬌客玉荷包的惜時永續之路
玉荷包籽小、肉厚、汁多甜蜜,是市場上長年受歡迎的品種之一,每每看見紅中帶綠、外皮有棘尖、形如荷包的荔枝上市時,也代表夏天即將來臨。(圖片來源:iStoc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