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胡麻油─黑白芝麻油、香油用法不同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胡麻油為台灣常見油品,胡麻又稱芝麻。在人類歷史上,芝麻出現得相當早,而胡麻油亦為最古老的食用油品之一。4000多年前的埃及及蘇丹即食用芝麻,後經絲路進中國,再傳到台灣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灣的胡麻油生產歷史亦久,自清代即有產油的相關記載,當時的胡麻油多見於嘉義北港等中南部地區,而北港自古即為台灣食用油製造重鎮,附近區域亦盛產芝麻。今日附近仍保留許多以「麻」為地名的區域,例如「麻園寮」、「烏麻園」等。

日治時期,台灣製油業變化不大,但製油的主要原料逐漸自芝麻轉變為花生,故當時花生油漸漸超過芝麻油產量,成為主要食用油。目前製造麻油的芝麻,超過9成靠進口;台灣本土種植的芝麻以台南為主要產地,其產量占全台達8成以上。 

▋三杯雞要用黑芝麻油 

台灣常見的芝麻有黑芝麻、白芝麻兩種,超市常見品牌有(胡)麻油、香油兩種,這些油品的製作、成分、香氣、適合食材完全不同。 

黑芝麻以重火烘焙,至7、8分熟即搾油,味道香濃,顏色為深棕色,適合做麻油雞、三杯雞、燒酒雞這類重口味料理。白芝麻輕火烘至1、2分熟即搾油,味道清香,適合拌麵、涼拌、炒青菜。由於純芝麻油價格較高,廠商推出香油產品,以白芝麻油為基底加入大豆油等其他油品調和而成,降低售價。 

胡麻油發煙點約落在190度,適宜熱炒或是調香增味。三種以芝麻為原料之油品各有不同用法,亦為台菜料理、家戶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油品。 

探索更多
筒仔米糕─迷你版油飯
筒仔米糕為台灣常見鹹點,和油飯同為糯米所製、宛若雙生,混淆時有所聞。有云油飯為煮熟後以醬油和配料拌勻;米糕則炊蒸後再擱上肉燥等配料。
粄條─客家經典米食代表 ,Q滑順口
「去到新埔、美濃這兜客家莊,無食兩碗仔粄條哪做得?」(客家話,意指,去到新埔、美濃這些客家莊,沒有吃上幾碗粄條怎麼行)證明粄條真的是台灣客家經典米食點心代表。
台式香腸─有人潮的地方就有它
香腸為肉品保存方式之一,因肉類為珍貴蛋白質來源,冷藏設備出現之前,人們即以各種方式,試圖延長肉品保存期限。而香腸便是其中一種常見的製作方式,世界諸文明皆可見到製作香腸的文化,台灣也不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