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百香果─叫我「熱情果」,真是誤會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百香果拉丁文學名「Passiflora edulis」,英文為「Passion Fruit」,濃香甜酸的味道讓不少人覺得是個熱情十足的水果,所以翻譯為「熱情果」。這真的是一場誤會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香果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美洲,以巴西、巴拉圭等地區為主,百香果自西班牙文(Passioflos)轉譯為英語,意思為「受難果」。西班牙傳教士覺得花瓣紅斑像耶穌頭部被荊棘刺出血的樣子,五個花葯,恰似傷痕。

最早於1901年至1907年間由日本人引入紫色種,百香果花有五片花萼和花瓣,像鐘面,雄雌蕊像時針、分針,故日本稱為「時計草」。 

▋台灣百香果有四種品種

但百香果在台灣真正開始產業、規模化種植則於1982年,由農業試驗所培育出萬眾矚目的台農1號,從此百香果的香氣飄揚全台。

百香果為西番蓮科百香果屬作物,台灣常見百香果品種有四種:黃金、香蜜、滿天星與台農1號,產期為6月至12月,產地則分布於南投、台中、雲林、高屏等處,每年可創造超過10億元的產值。 

百香果屬後熟型水果,生果不宜食用,酸度高、香氣不足且可能含過量氰化物,隨果實成熟逐漸消失。採摘後自然成熟二至三天,香氣會逐漸增加,口感亦更為甜美;但常溫放置七天後,外皮會逐漸枯萎,重量減輕且風味漸失。 

百香果口感酸甜、香氣濃郁,除鮮食外,亦可製成果汁與調味糖漿等食品,廣受全世界喜愛。台灣所產百香果除鮮果內銷之外,「台農1號」種苗近年亦外銷至東南亞國家,品質備受肯定,是亞洲地區具備競爭優勢的國際化種苗。 

探索更多
地瓜─「番薯仔」一詞象徵台灣韌性
俗語說:「番薯不怕落地爛,只求枝葉代代傳。」講的正是番薯的韌性。番薯,又稱甘藷、地瓜,台灣民眾多以地瓜稱之。它在台灣的地位遠高於一般的雜糧作物,番薯將根藤深深攀爬蔓延進台灣常民的生活、情感、文化,甚至政治意識型態之中。
威士忌─台灣橫空出世,躋身全球頂級產區
知名美劇《金融戰爭》(Billions)曾出現台灣威士忌,男主角於品飲時讚美:「誰能想到,台灣現在比蘇格蘭更會釀威士忌了!」此言不虛,台灣亞熱帶氣候與高濕度,使得威士忌熟成速度遠超蘇格蘭,短短數年即可展現深厚風味,形成獨特的「台灣風土」風格。
荔枝中的混血兒─夏日嬌客玉荷包的惜時永續之路
玉荷包籽小、肉厚、汁多甜蜜,是市場上長年受歡迎的品種之一,每每看見紅中帶綠、外皮有棘尖、形如荷包的荔枝上市時,也代表夏天即將來臨。(圖片來源:iStoc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