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龍眼─柴燒龍眼乾,助吳寶春在世界烘焙賽奪金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物資不豐的年代,盛夏之際到龍眼樹下奮力一跳,摘下一束龍眼,撥開褐色的外皮,瞬間出現晶瑩剔透的白色果肉,隱約還可以看到中間黑色的果核,看起來像極了眼珠子,滋味甜滋滋,這就是早年台灣孩子最重要的童年回憶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眼原產於中國南方和越南北方,台灣栽種龍眼約有300年歷史,是目前全球主要的龍眼產地之一,龍眼的英文名稱Longan即是從中文名字音譯而來。

龍眼是台灣最重要的夏季水果之一,產季約5月到8月,成熟後的最佳採收期只有一週,部分品種甚至只有3到4天。消費者從市場買到的新鮮龍眼,通常已經是8分熟,買回家後趕緊放進冰箱,也只能維持兩週左右。 

▋龍眼蜜、龍眼木、桂圓麵包,龍眼在21世紀華麗轉身

因為保存期不長,才出現龍眼乾,也就是俗稱的「桂圓」、「福肉」,是中、台式料理中常見的佐食材料和零食,也是溫潤滋補的漢方藥材。桂圓可與銀耳熬成甜湯、加入黑糖薑茶或菊花茶,也能做成桂圓紅棗茶、桂圓養生茶,還可做成甜米糕、八寶粥,或加入烘焙變成桂圓蛋糕、龍眼酥……等甜點。 

龍眼木則因材質耐燒、出煙量少且煙燻風味佳,是碳烤的好選擇,常用於肉類燒烤或烘烤龍眼乾。2008年吳寶春拿下世界盃麵包大賽冠軍的「酒釀桂圓麵包」,用的就是柴燒龍眼乾,讓全世界發現台灣的烘焙實力。 

探索更多
九層塔─特殊地方種,台味十足
唇形科羅勒屬羅勒,約有160種,九層塔是羅勒的變種,屬於特殊的地方品種,香氣可說是「台味十足」,偏濃重,味道來自甲基蔞葉酚,主要功能是用防止蚊蟲叮咬,和義大利菜系常用的甜羅勒的香氣化學成分完全不同。
米粉─古早時,喜慶宴客才吃得到
台灣的米粉源於中國福建惠安,應為渡台先民傳入,後於台灣中部發跡,其後逐漸區分為兩種形式:向東發展為南投埔里米粉,向北發展為新竹米粉,為台灣兩大著名產區。
金針花─觀為花、食為菜、用為藥
盛夏之際,到台灣東部的金針花產地欣賞澄黃的壯闊花海,之後再享用產地限定的新鮮金針花湯、清炒金針花,是很夯的旅遊行程,尤其是台東的太麻里、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、玉里的赤科山,場面壯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