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蜆(黃金蜆)─阿嬤的鹹蜊仔風靡海內外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在台灣移民聚集的美國洛杉磯,有一間台菜料理餐廳,以「阿嬤的鹹蜊仔」風靡當地台裔移民。儘管小小一碟合台幣將近300元,仍然供不應求,時常秒殺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蜊仔是夏天很對胃的下酒小菜,曾經有人這樣形容這道經典涼拌台菜:「有錢人開胃多吃幾道菜;窮人配鹹蜊仔多扒幾碗飯」,皆大歡喜。

「蜊仔」是台語,也就是「蜆」,主要生長在淡水的河川、溪溝或池塘、湖泊,需在水質佳、溫度變化小的環境生長。昔日台灣環境污染較少,乾淨溪水中常可見其蹤跡,很多人沒事就在溪裡摸拾蜊仔賣錢,俗諺云:「一兼二顧,摸蜊仔兼洗褲。」就是說在溪裡蹲著摸蜊仔,褲子浸在水裡,好像順便洗了褲子一樣,比喻一舉兩得。 

▋黃金蜆養殖有成 蜆精、蜆錠開創台灣養殖貝類新「黃」金 

台灣養蜆歷史始於1959年,主要集中在桃園、彰化、雲林等地,後來因為花蓮水質清澈,壽豐鄉成為台灣第二大蜆養殖基地。台灣蜆外殼近正三角形,腹緣呈圓弧狀,殼色多為黃褐色或黃綠色,也被稱為「黃金蜆」。 

目前養在台灣西部,外殼顏色較黑的,是主要供應餐桌上的蜆;而養在東部,外殼顏色偏金黃的黃金蜆,於食補上被廠商宣傳為養肝、護肝的好食材,大多被業者加工成蜆精或蜆錠。除了台灣內需,也外銷東南亞、東北亞及歐美各國,開創台灣養殖貝類新「黃」金。 

探索更多
柿子─連泰國皇室也被圈粉
台灣小學二年級國語課本《小鎮的柿餅節》,形容秋天來了,新竹新埔小鎮滿是柿餅的香氣,還有前來小旅行觀光客的鼎沸人聲。
年糕─甜甜神明嘴,只說好話
年糕,台語稱年糕為甜粿,客語稱為甜粄,不同族群所製作之年糕或有不同,然多半為赤黃色、琥珀色之糯米製甜食。台灣有「吃年糕,年年高」之俗諺,且由於過往糖不易取得,故帶有甜味的食物多半象徵富貴。
檸檬─台灣特有酸度,猶如「初戀的滋味」
檸檬為柑橘類水果,日治時期1920年前後引進台灣種植,風味酸香甘美、盛產於夏季。原產於熱帶森林的檸檬,移居台灣後,最適合的種植地點是最南端的屏東,目前屏東檸檬的產量占全台超過8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