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灣於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,啤酒文化亦隨之入台。1919年,高砂麥酒株式會社設置於台北,開始台灣的啤酒釀造歷史。自此至2002年開放民間設立酒廠年間,菸酒公賣局之「台灣啤酒」即成為台灣人對於啤酒的共同記憶。
啤酒主要以大麥、小麥麥芽為原料,加入水、酵母、啤酒花,經釀製而成。水質特性、酵母、啤酒花(有上百種)種類,各地不同,因此各國各廠風味多變,百花齊放的啤酒各有千秋;台灣多元農產對啤酒製造很加分,除了水果、香菜、茶、烏梅都能入酒。
在台灣,台啤無疑銷量最大,近年推出適合各年齡層、多口味的產品系列,融入台灣各式水果風味的「微醺系列」,成功打開新的女性市場。2024年,台啤在世界品質評鑑大賞中拿下6金、9銀、1銅;2023年在有啤酒界奧運之稱的英國世界啤酒大賽中(WBA),特釀「冰嶼」以4款美式啤酒花帶出柑橘、熱帶水果及松針香氣,一舉奪金。
18天台灣生啤酒,則是號稱從生產、裝運到賣出不能超過18天的生啤,以新鮮、限量,保留最多啤酒營養,吸引年輕族群及嘗鮮族群。
台灣不少精釀酒廠也是世界啤酒競賽常勝軍。2021年,新北市三重啤酒頭釀造在世界啤酒大賽中,拿下1金、2銀、1銅,「波本桶啤酒」拿到年度最佳啤酒最高榮譽;金色三麥在2016年以蜂蜜啤酒打敗歐美,拿下歐洲啤酒之星大賽金牌,是亞洲首座,至今拿過大大小小超過60個獎。
無論是工業化的啤酒大廠或是充滿熱情的精釀酒廠,台灣的啤酒喝的不僅是風土,更是創作者對土地的情感展現。
*飲酒過量,有害(礙)健康。未滿18歲禁止飲酒。酒後不開車,安全有保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