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九層塔─特殊地方種,台味十足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唇形科羅勒屬羅勒,約有160種,九層塔是羅勒的變種,屬於特殊的地方品種,香氣可說是「台味十足」,偏濃重,味道來自甲基蔞葉酚,主要功能是用防止蚊蟲叮咬,和義大利菜系常用的甜羅勒的香氣化學成分完全不同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層塔是栽種歷史悠久的植物之一,五千年前印度就有種植紀錄,品種眾多,各地有不同稱謂。其學名中的Ocimum源於希臘字ozo,意為「氣味」或「香味」。

九層塔之稱呼,有一說法為因其花序層疊如塔狀,而「九層」非指其剛好九層,而是以九引申為多,用以形容此種植物花序層疊繁多。九層塔並非台灣原生種植物,台灣的九層塔,一般認為最初應是17世紀時由荷蘭人引進台灣,後適應於台灣的風土氣候,成為特殊的地方品種。 

▋紅骨九層塔用於三杯,青骨用於湯品 

九層塔有兩個品種:其一為莖呈紫色的紅骨九層塔,因香味濃郁,常見於台灣的三杯料理中;另有白骨九層塔(或是青骨九層塔),莖呈綠色,葉片具清香,適宜作湯底清燉,亦常見於鹹酥雞中提香解膩之用。 

不論是紅骨或白骨九層塔,若從遺傳分子標誌結果觀察,皆為台灣的特殊地方品種,與其他品種之羅勒不同。九層塔喜歡曬太陽,台灣以中、南部為主要產地。 

台灣一般將九層塔與羅勒分開稱呼,當提及「羅勒」時,所指為西式料理常用的「甜羅勒」,風味較紅骨九層塔柔和;此外,泰式料理打拋豬使用之「打拋葉」,其實亦為羅勒屬之植物,因自泰語神聖羅勒音譯而來故讀為「打拋」。 

探索更多
地瓜─「番薯仔」一詞象徵台灣韌性
俗語說:「番薯不怕落地爛,只求枝葉代代傳。」講的正是番薯的韌性。番薯,又稱甘藷、地瓜,台灣民眾多以地瓜稱之。它在台灣的地位遠高於一般的雜糧作物,番薯將根藤深深攀爬蔓延進台灣常民的生活、情感、文化,甚至政治意識型態之中。
醬瓜─清苦農村生活中溫暖的鹹香
醬瓜為台灣常見的傳統醃漬料理,簡單易做,廣見於家戶之間。醬瓜使用小黃瓜(又稱小胡瓜、小花瓜、花胡瓜、刺瓜仔)用黃豆醬油醃漬而成。
蜜餞─「鹹酸甜」道盡風味
蜜餞為將水果等農作物以糖或蜂蜜醃漬所成之加工食品,在台灣,蜜餞又稱「鹹酸甜」,此三字即道盡蜜餞的風味:既帶有醃料所賦予之鹹,卻又保有水果本身的酸甜,一口咬下去,豐富的滋味隨即充滿口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