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水梨─寶島甘露梨每顆破台幣千元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水梨被喻為「百果之宗」,台灣更有「水梨王國」的美譽。原產於高加索及中國等地區,根據文獻記載,100多年前一位新竹橫山的茶商將梨子從中國華南引入台灣,培育出「橫山梨」,是台灣水梨開端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橫公路於1960年通車,中央山脈剛好適合高需冷性的溫帶梨種,政府輔導榮民在沿線聚落栽培「高山梨」成功,「梨山」便是因盛產水梨得名。

早年橫山梨肉質粗、酸味重,不受歡迎;高山梨產量受天然環境限制不易量產。1975年,台中東勢區有農民以「高接」栽培技術,將溫帶梨的花芽作接穗,嫁接到低需冷性橫山梨樹上,實現溫帶品種移栽低海拔的可能。 

▋「高接」技術讓水梨品種百花齊放 

此後,台灣水梨品種百花齊放,新興、新世紀、幸水、豐水……等,皆是「高接」培育出的品種。 

目前,台灣水梨有10多個品種,從小小顆像丸子的烏梨、有「天然礦泉水」之稱的黃金梨、「梨中之王」雪梨……口感軟綿、清甜、爽脆各有千秋。其中,苗栗卓蘭農民劉申權花了20年研究出每顆平均重達1.8公斤的「寶島甘露梨」,果實比臉還大,口感細緻、甜而多汁又有一股清新的甘蔗香氣,單價超過台幣1000元,被稱為「梨子界中的LV」。 

當成鮮果食用之外,水梨也可以千變萬化。比方將水梨入菜,結合客家菜做成老菜脯雞燉鮮梨湯、鹹豬肉佐鮮梨、水梨爌肉、水梨蝦球……等。而水梨富含山梨糖醇等特殊營養成分,在中國醫書上早有記載有潤肺之效,燉煮成梨膏與川貝、蜂蜜一同服用,潤肺效果佳。 

探索更多
草莓─食用本體是花托、假果
草莓為冬季的代表性水果,產期自每年12月至隔年4月左右,香氣濃郁、風味酸甜,除作鮮果食用,亦為甜點蛋糕的好夥伴。
麻糬─中國?日本?客家?身世成謎
麻糬是由糯米製成的小甜食,流行於台灣、日本、韓國、大陸華南地區,名稱各異。台灣常見的麻糬,具體反映多元文化對台灣飲食的影響。
小麥─第二大糧食穀物,自給率千分之三
在只見稻田、幾乎見不到小麥田的台灣,麵粉卻是台灣民眾穀物糧食的第二名,因此麵粉原料小麥超過9成必須進口。根據2023年農業部統計,國產小麥年產量只有區區4000公噸,占全年用量約千分之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