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棗子─台灣研發品種顏值高、名字美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慣稱的棗子,原名印度棗(Indian jujube),由此可知棗子原產於印度,傳入台灣的時間不可考,惟日據時期已有栽種紀錄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灣市面上最常看到的「蜜棗」是印度棗的品種之一,台灣不斷改良育種研發出更甜、更大、更脆的新品種,受到市場歡迎。果皮呈淺綠色還有光澤,果肉細緻多汁、脆口香甜;重量更從原種一顆不到10公克飆升,現在有的蜜棗一顆可達300公克以上。

高雄、屏東、台南等南部地區為蜜棗的主要產地,產期為12月至隔年3月左右。 

棗子在全世界,包括中國、泰國、越南、緬甸等東南亞國家,甚至中亞都很常見,台灣棗子為何口感和滋味都難有對手可以匹敵? 

▋在法國也吃得到台灣棗子 

首先,國外棗子跟台灣蜜棗目標取向不同。國外棗子小且形狀差異大,多用於加工、釀酒。而台灣蜜棗育種目標為果大、果實甜且多汁、口感脆,以鮮食為主。 

台灣市場上棗子琳瑯滿目,外觀漂亮、名字也很好聽,如:珍愛、珍蜜、珍寶、玉寶、櫻桃、甜心、青蜜、春蜜、仙桃蜜……等。 

其中,珍蜜果形圓胖和蘋果相似,皮薄多汁口感細緻,帶有微微蔗香味,甜度超過13,被稱為「爆漿蜜棗」;珍愛的外觀為卵圓形、翠綠色,吃起來甜脆多汁,果重平均150克以上,糖度12~15度,都是蜜棗界寵兒。 

國內蜜棗品種及種植技術獨霸全球,品質在國際市場極具競爭力。現今由於冷鏈技術的進步,台灣棗不只銷往亞洲國家,甚至在法國超市也能見到台灣棗的身影。 

探索更多
花枝丸─澎湖產的最有名
花枝丸為台灣常見魚漿食品的一種,主要以魚漿、花枝漿包裹花枝碎肉製成,口感彈牙、風味濃郁且富有鮮味,一般家庭及夜市裡很常見。食用方式有煮湯、加入火鍋作為配料,或是油炸後加上胡椒鹽,都是深受歡迎的吃法。
紅棗─苗栗為主產地,鮮食、曬乾皆可
紅棗別名大棗、華棗,品種與產區多樣,環境適應力強且耐貧瘠土地。台灣業者行銷海外時,以「台灣紅寶石」稱呼做賣點,大陸民眾則以「活的維生素丸」形容紅棗的功效。
番茄─2014年起外銷多國市場
清康熙年間的《臺灣府志》有一段對於番茄的描述:「甘仔蜜,形似柿,細如橘,初生青,熟紅,味濃,肉多細子,亦不堪充果品,可或糖煮成茶品。」「甘仔蜜」即為番茄的台語,描述當時的番茄並不好吃,還得加糖熬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