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漁港/漁市─海洋文化的灘頭堡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四面環海,本島沿海加離島遍設漁港,是台灣海洋文化的灘頭堡。大型的第一類漁港有9個,地區型的第二類漁港有215個,澎湖縣有67個,全台第一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港是漁民出海定點,大型漁港順勢設立海鮮魚貨直售中心,除了販售每日漁船歸港送回與養殖業者提供的新鮮魚貨、各國船運送來的進口冷凍海鮮外,也有各式加工水產食品。

第一類漁港包括基隆市正濱漁港、八斗子漁港、宜蘭縣烏石漁港、南方澳漁港、新竹市新竹漁港、台中市梧棲漁港、台南市安平漁港、高雄市前鎮漁港及屏東縣東港鹽埔漁港,許多已朝觀光漁港發展。

批發市場負責將魚獲販售給全台灣各地的魚市場、超市與餐廳,多半在深夜以議價方式進行交易;而觀光市場與傳統市場則提供零售魚貨給一般民眾。

▋批發拍賣過程也成觀光重點

早期台灣魚市場尚未形成之前,漁民與消費者是透過批售魚貨的私人魚行做間接交易,魚行居中抽佣。日治時期,制定《水產統制令》,實施「水產配給統制會社」,並由政府統一制定配售價格。

日治時期建立專售魚蝦海產的「魚菜市場」,在「拍賣制度」的規範下由產業合作社或公共團體經營。之後更成立「台灣水產株式會社」統一管理魚市場與魚獲等水產業務。

目前北台灣最大的批發魚市場當屬基隆崁仔頂魚市場,透過攤子上的糶手(拍賣員)喊價販售漁貨。南部則以屏東東港魚貨拍賣場聞名,擁有全台數一數二的鮪旗魚產量,更是黑鮪魚原產地產量冠軍。

探索更多
牛─堅毅台灣牛vs美味進口牛
牛,從前與現在,於台灣人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;然而,於文化中、飲食中、歷史中,牠們對不同世代的意義完全不同。
米粉─古早時,喜慶宴客才吃得到
台灣的米粉源於中國福建惠安,應為渡台先民傳入,後於台灣中部發跡,其後逐漸區分為兩種形式:向東發展為南投埔里米粉,向北發展為新竹米粉,為台灣兩大著名產區。
早市/傳統市場─城市裡最真切的律動
「市場那些匆忙的嘈雜聲,是城市最真切的律動,充滿生活的激情和活力,」作家焦桐在他的書裡,如此詠嘆他熱愛的傳統市場及市場裡的美食小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