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蜜餞─「鹹酸甜」道盡風味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蜜餞為將水果等農作物以糖或蜂蜜醃漬所成之加工食品,在台灣,蜜餞又稱「鹹酸甜」,此三字即道盡蜜餞的風味:既帶有醃料所賦予之鹹,卻又保有水果本身的酸甜,一口咬下去,豐富的滋味隨即充滿口腔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餞是台灣人所熟悉、陪伴諸多族群成長的零食。早年於冷藏設備尚未問世之前,先民多將水果等以醃料醃漬處理後製成蜜餞,以延長保存期限,讓水果鮮食有了不同的風味展現。

▋最早的蜜餞工廠在台南 

蜜餞發展的歷史悠久,早於中國古代,《禮記.內則》 即有將水果浸漬於蜂蜜之中延長保存的記載,後亦使用石蜜(冰糖)製作,蜜餞之名即由此而來。 

在台灣,據飲食作家韓良憶所述,最早的蜜餞工廠出現於100多年前清領時期古都台南,而有台南安平第一街之稱的延平街,不僅是台灣最早形成的商業街,第一家蜜餞行亦出現於此。

戰後,台灣所產製的蜜餞曾以彰化、員林為主要產區,大量製作以供應外銷。如今,台灣蜜餞產業已較過往衰退,以彰化百果山、台南安平和宜蘭礁溪為主要產地。 

而隨時代變遷,蜜餞亦褪去其保存食物之主要功能,多作為小吃或零食出現於台灣人的生活之中,或作為甜點的搭配,但一口鹹酸甜的好滋味,無論是夏天的李仔鹹冰,或是夜市中的蜜餞小番茄,蜜餞成為足以代表台灣風味的食品之一。 

探索更多
發糕─不能隨便送給外人
發糕為台灣新春、祭祀常見的節慶食物,亦盛行於中國華南、東南亞一帶。台語稱為「發粿」,諧音為「發財」「高升」。
水梨─寶島甘露梨每顆破台幣千元
水梨被喻為「百果之宗」,台灣更有「水梨王國」的美譽。原產於高加索及中國等地區,根據文獻記載,100多年前一位新竹橫山的茶商將梨子從中國華南引入台灣,培育出「橫山梨」,是台灣水梨開端。
水蜜桃─嬌貴的極品水果,本地人獨享
台灣種植水蜜桃的歷史悠長,1685年編撰的《台灣府志》,已經有桃子的相關記載,推算明鄭時期台灣便已栽植桃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