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釋迦─台灣釋迦果品品質,世界第一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是全球公認的水果王國,「釋迦」是主力戰將之一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據農業部統計,台灣是目前全球釋迦栽培面積最大、果品品質最優的國家,也是台灣人最喜歡的水果之一。

台灣釋迦果實大、果肉多、口感滑嫩、甜而不膩,冷藏後口感清涼香甜、冷凍後口感像冰淇淋,怎麼樣都好吃。

根據《台灣府誌》,原產於熱帶美洲的釋迦,由荷蘭傳教士引入台灣;最初引進為粗鱗種,小小的果實和荔枝極為相似,所以被稱為「番荔枝」,也有一說認為果實就像釋迦牟尼佛的頭飾,所以俗稱「釋迦」。 

台灣氣候適合釋迦生長,經過不斷改良後,台灣釋迦全球知名,主要產期自7月開始,至隔年3月結束。冬季因為溫度低、雨量少,更適合釋迦生長,一般認為冬天到初春的釋迦品質,比夏季來得好。 

▋台東農會以冷凍技術,開拓歐美、東北亞市場 

台灣釋迦產區大多分布於東部及南部,又以台東卑南鄉為最大產區。品種主要有大目釋迦及鳳梨釋迦二種。 

鳳梨釋迦又名蜜釋迦、旺來釋迦;果肉潔白如玉、帶有淡雅果香,口感綿密清甜。雖然無法用手剝開,必須先用刀子去皮、切塊才能享用。但因為果實大、籽粒少,果肉口感扎實,還有淡淡的鳳梨香氣,是台灣釋迦外銷的主力。 

大目釋迦的鱗目呈圓形,果肉Q彈、酸中帶甜,熟度足夠後可以直接剝下食用,或是拿一支湯匙挖果肉食用,口感香甜而軟綿,冰過之後猶如冰淇淋。 

近年來台東農會結合外銷業者,以冷凍技術成功外銷美國及日本市場,甚至曾在東京、大阪的雙十節國慶酒會上露臉,開創台灣釋迦的外銷新商機。 

探索更多
番茄─2014年起外銷多國市場
清康熙年間的《臺灣府志》有一段對於番茄的描述:「甘仔蜜,形似柿,細如橘,初生青,熟紅,味濃,肉多細子,亦不堪充果品,可或糖煮成茶品。」「甘仔蜜」即為番茄的台語,描述當時的番茄並不好吃,還得加糖熬煮。
龍眼─柴燒龍眼乾,助吳寶春在世界烘焙賽奪金
台灣物資不豐的年代,盛夏之際到龍眼樹下奮力一跳,摘下一束龍眼,撥開褐色的外皮,瞬間出現晶瑩剔透的白色果肉,隱約還可以看到中間黑色的果核,看起來像極了眼珠子,滋味甜滋滋,這就是早年台灣孩子最重要的童年回憶。
金針花─觀為花、食為菜、用為藥
盛夏之際,到台灣東部的金針花產地欣賞澄黃的壯闊花海,之後再享用產地限定的新鮮金針花湯、清炒金針花,是很夯的旅遊行程,尤其是台東的太麻里、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、玉里的赤科山,場面壯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