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紅豆─紅豆生南國,多元甜蜜食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冬天來碗熱呼呼的紅豆湯圓、盛夏則端一份甜滋滋的蜜紅豆煉奶剉冰,是現在台灣的常民生活。但其實100多年前,台灣沒有紅豆、台灣人也不吃紅豆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豆最早起源於喜馬拉雅山一帶,在中國則有2000年的栽種歷史,後來足跡遍及全世界。鄰近台灣的日本,《古事記》、《日本書紀》等古書中都曾提及紅豆,可見紅豆在日本悠久歷史,而且是一種和「糖」一樣的高貴食材。

紅豆和糖一樣,在日治時期被引進台灣種植。因為台灣南部秋冬依舊日照充足,並且擁有充沛水源和肥沃土壤,適合紅豆生長所需,因而成為台灣紅豆的主要產地,最重要的產地有屏東萬丹、高雄大寮。 

紅豆從喜馬拉雅山到日本,再到台灣落地生根,1960年代進一步改良品種,培育出10個國產紅豆品種,其中,「高雄8號(紅蜜)」雖然顆粒較小但香氣濃郁;「高雄9號(紅寶)」則因粒大飽滿,成為最盛行的品種。 

▋國產育種成功 紅豆成為台灣常民飲食文化一部分 

紅豆終於成為市井小民消費得起的穀物,日本紅豆飲食文化也進入台灣常民生活中。 

國產紅豆熬煮後質感鬆軟、飽含香氣,特別適合作為各式糕點的餡料,台灣經典的糯米製食品「紅龜粿」的內餡從以往的綠豆、花生變成紅豆餡;紅豆也成為台灣小吃中的重要主角之一,紅豆餅(或稱車輪餅)、紅豆湯、紅豆湯圓、豆沙餅、紅豆冰淇淋、紅豆煉奶剉冰……等,都受到全球旅客青睞。 

探索更多
地瓜─「番薯仔」一詞象徵台灣韌性
俗語說:「番薯不怕落地爛,只求枝葉代代傳。」講的正是番薯的韌性。番薯,又稱甘藷、地瓜,台灣民眾多以地瓜稱之。它在台灣的地位遠高於一般的雜糧作物,番薯將根藤深深攀爬蔓延進台灣常民的生活、情感、文化,甚至政治意識型態之中。
鹽酥雞─美味到讓肯德基也致敬?
炸雞,是備受歡迎的平民美食,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版本。肯德基能邁向國際,靠的是背後的「富爺爺」;唐揚雞,靠日式餐飲的流行;韓式炸雞,靠韓劇;而台式炸雞「鹽酥雞」獨缺靠山,出身夜市、白手起家,完全憑口味實力。
黑鮪魚故鄉在屏東─行家看魚形、魚腹、魚鱗
台灣四面環海,一年四季都有多樣的海鮮分布,滋養著人們,處處精采。其中,屏東東港鎮位於高屏溪出口東南方,隔海與小琉球風景區相望,是台灣南端恆春半島最熱鬧與忙碌的漁港。(圖片來源:高靜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