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臭豆腐─香與臭,相互成全,味道立體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臭豆腐為台灣常見之街市小吃,對於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而言,無疑是艱難的挑戰。然而對深嗜此味的台灣老饕而言,那是因為外國人還不能體會,臭豆腐如同藍紋起司,擁有香與臭相互成全的立體味道層次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灣常見的臭豆腐料理方式有二:將臭豆腐置於湯汁中清蒸,謂之「清蒸臭豆腐」;將臭豆腐油炸至外皮酥脆,撈起後擱上台式泡菜,謂之「油炸臭豆腐」,都源自中國。

搭配的蒜末、辣椒、醋,用強香調和豆腐的臭,創造藍紋起司無法達到的另一個味道層次。

▋臭豆腐晚近才出現在台灣 

以竹籤串之,以炭火烤之的「炭烤臭豆腐」,則為台灣原創。無論以何種方式料理,台灣皆有其擁護者,各有所愛。 

臭豆腐源自中國,一說其源於清代康熙年間,陰錯陽差間被發明出來;或說其源於安徽人嗜吃之「毛豆腐」,一種刻意使豆腐發酵後表面起一層黴皮之物,亦是臭不可擋。 

製作上,毛豆腐是用米醋發酵的,臭豆腐傳統上是用莧菜醃製的臭鹵發酵的,現代工業製造多改用透過分離純化的菌種進行培養製作臭滷水,比較衛生、品質也穩定。 

隨國民政府遷台,臭豆腐也初來乍到,剛開始民眾聞之掩鼻,還懷疑是「共匪施放的毒氣彈」。但慢慢的,臭豆腐用耐心說服了民眾,最終在台灣扎下了深根。 

隨著台灣於全球的能見度愈來愈高,臭豆腐在國際友人間亦逐漸由「試膽」測驗般的恐怖料理,轉變為一道可和藍紋乳酪氣味相比拚的美食料理,如今不僅於台灣,國外的台菜餐廳中亦可見此料理。

臭豆腐,一道於台灣發揚光大的經典小吃,雖臭猶香,更別忘記那搭配用的台式泡菜,清爽甘甜,亦令人回味無窮。 

探索更多
紅豆─紅豆生南國,多元甜蜜食
冬天來碗熱呼呼的紅豆湯圓、盛夏則端一份甜滋滋的蜜紅豆煉奶剉冰,是現在台灣的常民生活。但其實100多年前,台灣沒有紅豆、台灣人也不吃紅豆。
珍珠奶茶─一杯茶飲引爆世界狂潮
現今全球對於台灣平民美食印象,珍珠奶茶應該排得上前三。這一杯不過是茶、牛奶、木薯粉製成深楬色粉圓加糖混成的飲料,硬是產生了意料外的「社會化學作用」,遍地烽火般的延燒全台;甚至進一步席捲全球,灑豆成兵在許多國家的街頭巷尾落地扎根。
八寶芋泥─從前是富貴人家的象徵
「八寶」在過去是有錢人家的象徵,代表了「珍貴」與「多」的意思,至於哪八寶,則無定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