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白蘿蔔─吉祥蔬菜,語意:好彩頭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蘿蔔在中國栽種歷史悠長,北魏時期(約533至544年)成書的《齊民要術》即已對蘿蔔的種植有一定的了解;台灣栽種白蘿蔔的歷史,推估應隨先民來台時引入,歷經清領及日治時期,已成為庶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說此物賽人蔘,熟煮生吃總順心。」這俚俗語準確形容白蘿蔔的高CP值。

目前台灣的白蘿蔔主要種植於台灣西部。因為白蘿蔔適合涼爽的氣候環境,台灣夏季高溫,除了少數品種外,大多品種產於冬季,吃來最清甜爽口。包括南投埔里、彰化二林、芳苑及雲林台西都是主要產地。 

▋台灣蘿蔔勝大陸蘿蔔  

台灣民眾對白蘿蔔需求量高, 2009 年起每年都得進口約3萬公噸的白蘿蔔,其中超過9成來自中國,時間多在夏季,主要用於餐廳和關東煮;一般認為台灣產白蘿蔔比較鮮甜、軟脆好吃。國產蘿蔔煮湯非常鮮甜且口感軟脆,進口蘿蔔的纖維較粗、沒什麼味道。 

冬季是品嘗白蘿蔔的最好時節:早餐吃蘿蔔糕、下午點心吃蘿蔔絲餅,晚餐再來碗熱呼呼的蘿蔔排骨湯、蘿蔔貢丸湯,假日還可以到農場體驗拔蘿蔔……,一整個冬天,蘿蔔都是餐桌上的主角。 

白蘿蔔可以煮火鍋、燉肉湯、紅燒、切絲煮鹹粥、醃成菜脯存放;蘿蔔皮、蘿蔔葉可做為料理用途,就連蘿蔔種子都可作為中藥,有消食除脹、降氣化痰等作用。從頭到尾皆可利用,是CP值超高的蔬菜。 

蘿蔔的台語讀音為「菜頭」,諧音「彩頭」,好彩頭有「好預兆」的寓意,加上冬季又是盛產季節,是農曆過年團圓宴上不可或缺的菜餚,端出蘿蔔製作的菜餚如蘿蔔糕,即為對新一年度的期待與祝福,有畫龍點睛的效果。 

探索更多
蔥─1米高的蔥,展現台灣農民實力
青蔥不僅是料理的最佳配角,更是台灣農業實力的象徵。嘉義農民成功培育超越日本的大蔥,宜蘭三星蔥則以細緻口感與獨特風味聞名。
來大稻埕,尋味法皮台骨潮食─新派經典美食運動進行中
漫步在台北大稻埕迪化街的巴洛克風格十連棟古蹟內,品嘗融合法國鄉土情懷與台灣在地風味的創新料理,帶人遙想19世紀英、美等國商人在六館街成立洋行進口茶、糖與樟腦等物資,大稻埕從此被納入國際貿易體系。(圖片來源:豐舍)
米苔目─我應該叫米篩目,昔日的小確幸
「米苔目」是台灣經典的庶民小吃,在台灣米食文化占有重要地位,時至今日,在台灣大街小巷仍然時常可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