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落於彰化鹿港老街中山路旁的「鹿港歷史影像館」,前身為1925年由許讀醫師創立的「長源醫院」,這棟建築融合了閩南建築的紅磚砌牆、雕花窗櫺,和日治時期帶來的和風建築元素如木質結構,以及西方洋風影響的鋼筋混凝土結構。它承載了一個家族與一座城鎮的百年記憶。身為第三代的許正園醫師,為延續家族記憶,著手重整老醫院,將其轉化為以影像為核心的文化場域。

老宅內仍完整保留當年的診間與診療器具,黃十一醫師娘的和室生活空間及其嫁妝家具,亦依原樣陳設。然而,最為珍貴的典藏,莫過於許正園之父──攝影師許蒼澤所留下的25萬張底片。這些影像細膩記錄了鹿港的街景、廟會、婚宴與常民生活。

影像、味覺與家園記憶

在鹿港,許家三代不僅熱愛醫學、攝影與音樂,更與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連結。許正園年少時曾與音樂人羅大佑共組樂團,如今則以影像守護家鄉;其高齡95歲的母親施秀香女士,至今仍堅持每日至老宅上香,此舉正是家族深厚土地情感的具體展現。

許正園回憶道,兒時最開心的時刻,便是從母親手中接過零用錢,與夥伴們直奔市場,品嘗麵線糊、芋丸、什錦麵與魷魚羹等傳統小吃。這不僅是他的個人記憶,更是許多鹿港人共通的童年滋味。 如今,鹿港老街仍保存著豐富多樣的傳統美食,例如「素珠芋丸」選用新鮮大甲芋頭,香氣濃郁、肉餡紮實;有近百年歷史的「王罔麵線糊」,以小蝦米熬煮湯底,佐以赤肉條與蛋花,風味醇厚;「鹿港肉焿泉」的魷魚肉羹,則以滑順甘甜的羹湯著稱。

如今的影像館不僅展示歷史,也成為新世代創意的舞台。修繕團隊於一樓設置了甜品攤,不僅販售手搓愛玉,更以許蒼澤愛用的 Nikon S2 相機為藍本,創作出可食用的「愛玉相機」甜點。在影像的凝視與風味的交融之間,鹿港人的生活記憶被重新喚起,使這座老屋成為一座連結過去與未來的「時光放映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