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台灣便當─日本人也瘋迷庶民美味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便當近年已悄然成為台灣美食文化的象徵之一,不僅在本地餐桌占有一席之地,甚至在日本百貨公司內掀起搶購風潮。這款看似平凡的庶民美食,究竟有何獨特魅力?作家一青妙透過個人的童年回憶與親身探索,讓我們一起走進台灣便當的世界,品味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味故事。(圖片來源:iStock)

◤文/台裔日本作家一一青妙

台灣便當,大約是這十年左右吧,在日本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食物了。日本百貨公司只要一舉辦台灣便當展,立刻就會銷售一空。與台灣蜂蜜蛋糕、台灣珍珠奶茶並列,台灣便當可說是台灣美食界之光。但為什麼台灣便當會如此受歡迎呢?我想試著來探討看看。

我曾在1970年代的台灣度過童年時光,對於兒時台灣的便當有著許多回憶。其中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和司機叔叔經常一起光顧的便當店。當時的我是「顏家的千金小姐」,每天放學後,一輛黑色轎車總會停在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小學的校門口等我下課,接我去上鋼琴課、體操課等才藝班。肚子餓了的時候,司機叔叔就會說:「不要跟媽媽說喔!」然後帶我去學校後面的一家便當店。

◎延伸閱讀:珍珠奶茶─一杯茶飲引爆世界狂潮

小知識:經典台鐵便當,1年創造8.63億業績

根據台鐵公司公布的數據,2024年台鐵便當及商品收入達新台幣8.63億元,較前一年成長12.8%。 這項收入創下歷史新高,甚至超過了400家上市櫃公司的營收。

台鐵每日便當銷量約為2.5萬個,2024年共開發了36種新口味的特色便當。 其中,「好事成雙便當」自2024年5月推出以來,連續五個月每月銷售額超過100萬元。這樣突出的銷售成績,台鐵便當堪稱台灣便當的代表產品。


▋童年記憶中的台灣便當滋味

店名我已經記不得了。那家店並不起眼,只是一個簡陋的小店面,但店前總是排滿了人,空氣中瀰漫著食物油炸的滋滋聲和誘人香味。店裡招牌的雞排和排骨的大小,都比我當時的小手還要大上許多,讓我每次都難以抉擇。

我總是在車上享用便當。打開剛到手的便當盒,熱騰騰的白飯上鋪著一大塊主菜排骨,底部的白飯吸飽了滷汁。我一邊呼呼地吹涼,一邊咬下酥脆的邊角,鹹甜交織的醬汁隨即在口中擴散開來,像是有股神奇魔力,讓我暫時忘記了接下來要去面對討厭的才藝課。

我也很喜歡媽媽每天為我做的愛心便當。白飯上除了主菜,還有一顆滷蛋,以及一些蔬菜點綴,白米飯同樣也滲入了滷汁的香氣。我會將裝著便當的鋁製便當盒放到教室前面的箱子裡,由值日生統一送去蒸飯箱加熱,等到中午時分,熱騰騰的便當就會回到我們手中。

台灣的便當文化源自於日治時期傳入的日式「車站便當」。最初的台灣便當和日本的車站便當一樣,都是冷的,菜色也以玉子燒、魚板等為主。但終戰後,從大陸遷台的軍民吃不慣冷便當,便開始將便當加熱,同時也加入了八角等台灣獨特的香料入菜,台灣便當因此發展出獨特的風格。

▋台灣vs. 日本:美學與味覺的對比

我回到日本上中學後,發現過去習以為常的「熱騰騰的便當」在日本竟然不存在,讓我感到非常失望。

章魚香腸、星形紅蘿蔔切片、小番茄、花椰菜等,這些色彩繽紛、精緻小巧的日式便當,或許看起來賞心悅目;但我覺得,只有單一棕色系,但熱騰騰的米飯上豪邁地放著完整主菜的台灣便當,對我來說更具有吸引力。

米飯和配菜分開裝的冰冷便當──日式便當的乏味,讓我這個從小在台灣長大的孩子,一開始時常懷念起台灣的味道。但隨著年齡增長,台灣便當的味道也漸漸變成回憶,最終變得模糊了。

直到40歲之後,我因為工作和旅遊的關係再次頻繁往返台灣,才與台灣便當重逢。

為了寫書,我走訪了台灣各地,發現每個地方都有其著名的美味便當,這也讓我的腦海中關於台灣便當的記憶一一浮現。品嘗各地特色便當,也成為我旅行中的一大樂趣。

東部台東池上的米飯遠近馳名,車站附近有許多家「池上便當」店,每家生意都相當好。配菜通常是排骨、香腸和滷蛋,但最美味的還是那香Q又粒粒分明、讓人忍不住想再來一碗的白米飯。

北部福隆車站附近也聚集了許多家「福隆便當」店,這裡的招牌菜是滷肉。滷得香氣十足的滷肉,搭配無限量供應的台式蘿蔔乾(菜脯),讓人彷彿置身於台灣的美食天堂。宜蘭則是以當地特產鴨肉為主打的便當,煙燻鴨肉的香氣同樣令人垂涎三尺。其他比較特別的還有:屏東原住民將特產紅藜製成的便當,以及將雞肉用紅麴醃漬而成的便當等。

◎延伸閱讀:紅藜─超級食物台灣原生版

▋好吃、豐盛、划算──台灣便當的魅力關鍵

▏台灣常見的自助餐店,也是台灣便當文化的一大特色。從煎魚、荷包蛋、炒青菜到滷豬腳等,台灣家庭常見的菜色應有盡有。 (圖片來源:iStock )

台灣街頭巷尾常見的自助餐店,也是台灣便當文化的一大特色。從煎魚、荷包蛋、炒青菜到滷豬腳等,台灣家庭常見的菜色這裡應有盡有。隨便一算就有三十多種菜色,而且都是秤重計價,即使只有一個人也能自由選擇喜歡的菜色,組合成一個便當帶走,不論是在家裡或其他地方都能輕鬆享用。

日本雖然也有像「ORigin便當」、「Hotto Motto」這種類似自助餐、可以選擇配菜的便當店,但和台灣的自助餐店相比,菜色種類還是少了很多。台灣便當的豐富性,可見一斑。

台灣人總覺得「我們的便當顏色單調,配菜擺放也很隨便」,反而很羨慕日本便當的精緻美觀。但我想大聲地說:「這可不一樣!」

近年來,台灣許多平民美食餐廳陸續被評選為「必比登推介」。必比登推介是米其林指南中,「物超所值」的美食餐廳評選,這些餐廳以價格合理、食材優良、用心烹調的料理為特色,在台灣的設定價格為1,000元以內,讓顧客可以用實惠的價格品嘗到三道美味佳餚。

像是以Q彈豬腳聞名的「富霸王豬腳」、鵝肉鮮美的「阿城鵝肉」、擁有50年以上歷史的「雞家莊」、營業到凌晨的「小品雅廚」、專賣炒飯的「心潮飯店」、以及台灣料理老店「茂園」等,這些都是我平常會去光顧的店家,也都在必比登推介之列。

這些必比登推介餐廳的料理,和台灣便當其實有著共通點。

那就是都符合好吃、豐盛、划算這三大要素。2025年台灣便當的價格落在70到200元,好吃、豐盛、划算,正是台灣美食受到必比登推介肯定的特色,而台灣便當正是這些特色的最佳體現。也正因為如此,台灣便當才會如此深深吸引著現在的日本人吧!

探索更多
柑橘─全世界、台灣都是產量最大水果
柑橘,泛指各種芸香科柑橘屬水果,包括橘、柚、檸檬、葡萄柚等,彼此雜交出的品種約200種,台灣民眾俗稱的柑橘,其實只涉及「橘」這一類。
楊桃─做成蜜餞加冰,是古早味
楊桃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,別稱眾多,又名陽桃、五斂子等,因果實橫切面呈現星形,英語系國家談楊桃,比起正式的英文名Carambole,可愛的Starfruit(星星水果)反而廣為人知。
清酒─和米酒釀製差別在「精磨」
清酒和台灣米酒同樣以米為原料,差別在清酒將米精磨到重量幾乎只剩一半。台灣釀酒業於廢止菸酒專賣制度後百花齊放,除了近年來於全球競賽中屢屢獲獎的葡萄酒和威士忌,清酒亦為引人注目的品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