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米粉─古早時,喜慶宴客才吃得到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的米粉源於中國福建惠安,應為渡台先民傳入,後於台灣中部發跡,其後逐漸區分為兩種形式:向東發展為南投埔里米粉,向北發展為新竹米粉,為台灣兩大著名產區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據《新竹市志》所記載,「五胡亂華,華人南遷閩浙時,仍以稻米榨條而食,即當今之米粉也」、「米粉之製法由福建惠安傳入台灣」即言其起源。今日,台灣的米粉可區分為粗、細兩種,其差異主要與製作工序相關,米糰壓成條狀後,經水煮燙熟、沖涼浸泡後日曬,稱為粗米粉,體積較粗、較為滑順,例如埔里米粉。壓成細絲狀後蒸熟日曬,則稱細米粉,以新竹米粉為主,蒸炊後日曬,體積較細、較為Q彈。

▋含米量不到五成的叫「炊粉」 

米粉為台灣常見小吃,為米食加工品。傳統米粉以在來米磨製加工而成,過往米粉價格相對昂貴,因主要用於喜慶宴客或節日之用;但歷經百年發展,如今已成為常民小吃。常見的料理形式為米粉湯、炒米粉等,廣受台灣人喜愛。 

雖然米粉主要為在來米所製,後來業者為了改善品質與口感,也會添加玉米澱粉或其他食用澱粉為原料,外觀較帶有光澤感、也較耐煮,購買米粉時,可以看品名和標示含米量,米含量在5成以下的產品,2014年起依政府規定必須正名為「炊粉」。 

真正的米粉以100%的秈米(在來米)為原料,外觀無光澤、不透明,免浸泡、免汆燙,烹煮前只需輕輕沖水,料炒好,起鍋前再下鍋燜煮,即能享受好滋味。 

探索更多
蚵仔煎─帝王食品,平民吃法
台灣最強小吃的是哪一款?鐵定眾說紛紜。2007年台灣經濟部商業司舉辦的「外國人台灣美食排行No.1票選活動」,蚵仔煎榮登首位。
肉乾─從前是束脩,現在是零食
肉乾是指經醃製及乾燥處理後的肉類,常見有豬肉乾及牛肉乾。早期肉乾在人類飲食生活中的主要目的是作為久存吃食,孔子學生拜見尊師的見面禮「束脩」也常用肉乾;但歸功於食品加工技術進步,及生活水準提升,現代民眾已當成零食或補充蛋白質之用。
三杯雞─黑芝麻油+九層塔,真真實實台灣味
三杯雞是台灣料理的經典之一,它源自農村的惜物精神,發展至今,已成為全球台菜餐廳的招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