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金針花─觀為花、食為菜、用為藥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盛夏之際,到台灣東部的金針花產地欣賞澄黃的壯闊花海,之後再享用產地限定的新鮮金針花湯、清炒金針花,是很夯的旅遊行程,尤其是台東的太麻里、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、玉里的赤科山,場面壯觀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針花又稱為黃花菜,花苞可以吃,盛開時又有觀賞價值,還可以作為中藥材,真正做到「觀為花、食為菜、用為藥」;因為金針開花後只有一天生命,當天太陽下山後即枯萎,也有「一日美人」之稱,這也是金針花英文名「Daylily」(一日百合)的由來。

這位一日美人,原產於中國南方,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即有記載,同屬的植物統稱為萱草,有代表母親的意涵。 

▋盛開後就沒有食用價值 

金針花一旦盛開,就沒有食用價值,只能欣賞,一般民眾最常吃的「金針」指的是還沒開花的花苞。金針花農以一日花、兩日花、三日花區分金針花苞距離開花還有幾天,一日花表示隔天就要開花、價錢不好;最常送到餐廳的是顏色沒這麼黃、比較小株,但口感最好的二日花。 

至於民眾在超市、傳統市場買到的金針花乾,則是金針農在開花前搶收的一日花或二日花,採收完畢後得迅速烘乾才能儲存。 

早年金針花農為求烘乾後仍保持色澤鮮豔、延長保存期限,普遍使用攝取過量會中毒的亞硫酸鹽類浸泡加工花乾,加上進口金針花品質不一、削價競爭,使本土金針花價格不穩定,花蓮六十石山的農場2010年開始轉型為無毒農耕,保障了消費者,也使台灣的金針花種植朝向友善栽種、永續經營的方向前進。 

探索更多
小白菜─是大白菜的「祖先」
國民蔬菜之一的小白菜,源於中國,根據考古資料,5000年前已現蹤跡,而且是大白菜的「祖先」,歷史跟中國一樣悠久,笑看多少朝代的起落,風光存活至今,自成龐大的「白菜王朝」。
葡萄酒─兩個酒莊連奪世界首獎
葡萄酒,原本是法國的天下;然而,誰料得到,在亞洲,相較之下只是彈丸之地的台灣,以橫空出世的氣勢,在三年內連續冒出兩個世界冠軍等級的葡萄酒。(圖片來源:Unsplash)
異鄉.家鄉味—西班牙主廚的宜蘭慢食札記
一位西班牙主廚初來台灣,即被豐饒的在地食材深深吸引。旅台17年,他實際走訪市場、農場與漁港,發掘台灣食材的無限潛力,並以西班牙料理革命為例,鼓勵大眾支持在地生產者,共同推動台灣料理的革新。(圖片來源:Daniel Negreir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