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鏽斑蟳—萬里蟹滋味鮮美的秘密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北海岸盛產的鏽斑蟳,俗稱花蟹,不僅是餐桌上鮮美的佳餚,更承載著當地的漁業文化與生態智慧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斑蟳(Charybdis feriatus)在台灣俗稱花蟹、火燒公、花蠘仔(hue-tshi̍h-á)等,主要產地為北海岸地區,以新北市萬里為全台灣最大集散地。每年9月至12月為主要產季,此時的鏽斑蟳肉質飽滿,滋味鮮甜,吸引許多饕客。花蟹和三點蟹、石蟳(善泳蟳)亦合稱萬里三大蟹、萬里蟹。

鏽斑蟳為梭子蟹科蟳屬動物,全身雜布紅褐色、暗色斑紋,身體(頭胸部)則有縱長、條狀的淡色花紋,相當醒目特殊,故有花蟹、花蠘仔之名,以沿近海漁船捕撈為主,主要棲息於台灣北海岸一帶。萬里,作為全台灣最大的鏽斑蟳集散地,其漁業發展與鏽斑蟳的捕撈息息相關。 

▋萬里蟹帶動當地的觀光產業 

因鏽斑蟳殼薄、容易入味,故鮮蟹多以清蒸或快炒料理,以嘗其鮮。簡單的烹調方式,最能展現鏽斑蟳的原始美味。萬里蟹的品牌建立,不僅提升了鏽斑蟳的知名度,也帶動了當地的觀光產業發展,成為北海岸重要的經濟支柱。 

為達資源永續,漁業署限制捕撈上岸的鏽斑蟳肩寬需達9公分以上,並禁止於8月至12月捕撈抱卵之母蟹。新北市農業局和國立海洋大學亦於2015年起推動「雙花計畫」,研究人工繁殖花枝(烏賊)和花蟹(鏽斑蟳),除了人工培育出鏽斑蟳幼苗,也開發出能讓蟹苗順利食用成長的「石垣偽鏢水蚤」餌料,完成從卵到成熟個體的養殖過程,並持續研究提高育成率。 

這些研究成果使得海洋中之鏽斑蟳得以人工繁殖放流的方式補充,未來能否進一步商業化養殖則令人期待。 

探索更多
牛─堅毅台灣牛vs美味進口牛
牛,從前與現在,於台灣人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;然而,於文化中、飲食中、歷史中,牠們對不同世代的意義完全不同。
愛玉─台灣獨有,米其林指南也讚嘆
全球美食聖經《米其林指南》這樣形容愛玉:「這是台灣獨步全球的食材,全世界只有台灣能生產這個澎潤 Q 彈的美味。」台灣不少精緻料理廚師,採用愛玉來彰顯它「世界唯一」的台灣價值。
湖光山色的日月潭饗宴
位在台灣的心臟,日月潭以其絕美湖光山色聞名,不僅是「台灣八景」,更孕育了邵族與布農族獨特的文化。如今,這片土地融合了在地風味、奢華體驗與永續理念,邀請旅人在此展開一場同時沉浸於自然、文化與品味生活的深度之旅。(圖片來源: Pexels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