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酒首重原料的優劣,而台灣米的品質優良,因此近年來,台灣製清酒開始在世界舞台展露頭角。2011年,台中霧峰酒莊的「初霧燒酎」於布魯塞爾世界酒類大賽奪金,是台灣製造清酒的世界首金。
在2023年的布魯塞爾世界酒類競賽中,台灣農村酒莊獲獎計有9件,其中台中市大安區農會酒莊「薯燒酎」及台中市霧峰區農會酒莊「初霧-純米吟釀、極清-大吟釀」榮獲金牌。證明即便不是稻米的知名產區,台灣人還是能靠努力,彰顯在地又國際的台灣價值。
日治之前,台灣民間釀製酒的風氣即相當盛行。清酒最初於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入,但台灣的清酒釀造,自戰後幾乎中斷,至近20年酒類開放民間釀製後才重啟。目前除原台酒的林口酒廠外,民間有以「吉野米」為品牌釀造的獨立酒廠,皆致力清酒的釀造與推廣。
吉野,是花蓮吉安鄉舊名,日治時期日本移民帶來曾獻給天皇的製清酒米種,在台灣種植,命名為吉野米,已落地台灣達百年。花蓮農改場新育種出的「吉野1號」,成為釀清酒新寵。
今日,吉野米釀製的清酒以「吉野地酒」為名(以在地原料釀的酒),用清酒連結文化以及作物,訴說台灣歷史與風土的故事。
*飲酒過量,有害(礙)健康。未滿18歲禁止飲酒。酒後不開車,安全有保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