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胡麻油─黑白芝麻油、香油用法不同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胡麻油為台灣常見油品,胡麻又稱芝麻。在人類歷史上,芝麻出現得相當早,而胡麻油亦為最古老的食用油品之一。4000多年前的埃及及蘇丹即食用芝麻,後經絲路進中國,再傳到台灣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灣的胡麻油生產歷史亦久,自清代即有產油的相關記載,當時的胡麻油多見於嘉義北港等中南部地區,而北港自古即為台灣食用油製造重鎮,附近區域亦盛產芝麻。今日附近仍保留許多以「麻」為地名的區域,例如「麻園寮」、「烏麻園」等。

日治時期,台灣製油業變化不大,但製油的主要原料逐漸自芝麻轉變為花生,故當時花生油漸漸超過芝麻油產量,成為主要食用油。目前製造麻油的芝麻,超過9成靠進口;台灣本土種植的芝麻以台南為主要產地,其產量占全台達8成以上。 

▋三杯雞要用黑芝麻油 

台灣常見的芝麻有黑芝麻、白芝麻兩種,超市常見品牌有(胡)麻油、香油兩種,這些油品的製作、成分、香氣、適合食材完全不同。 

黑芝麻以重火烘焙,至7、8分熟即搾油,味道香濃,顏色為深棕色,適合做麻油雞、三杯雞、燒酒雞這類重口味料理。白芝麻輕火烘至1、2分熟即搾油,味道清香,適合拌麵、涼拌、炒青菜。由於純芝麻油價格較高,廠商推出香油產品,以白芝麻油為基底加入大豆油等其他油品調和而成,降低售價。 

胡麻油發煙點約落在190度,適宜熱炒或是調香增味。三種以芝麻為原料之油品各有不同用法,亦為台菜料理、家戶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油品。 

探索更多
阿里山森林鐵路─世界遺產潛力點
從運載林木到載客觀光,阿里山森林鐵路把阿里山推上全球知名景區。這條鐵路串聯起多樣生態、精巧鐵道設計與五大奇景,載著旅人重溫百年前經典路線,深入鄒族山村,開啟一場文化與自然的深度旅行。(圖片來源:unsplash)
白蘿蔔─吉祥蔬菜,語意:好彩頭
蘿蔔在中國栽種歷史悠長,北魏時期(約533至544年)成書的《齊民要術》即已對蘿蔔的種植有一定的了解;台灣栽種白蘿蔔的歷史,推估應隨先民來台時引入,歷經清領及日治時期,已成為庶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。
台灣便當─日本人也瘋迷庶民美味
台灣便當近年已悄然成為台灣美食文化的象徵之一,不僅在本地餐桌占有一席之地,甚至在日本百貨公司內掀起搶購風潮。這款看似平凡的庶民美食,究竟有何獨特魅力?作家一青妙透過個人的童年回憶與親身探索,讓我們一起走進台灣便當的世界,品味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味故事。(圖片來源:iStoc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