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大蒜─不可一日沒有它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蒜,又稱大蒜。原生於中亞或西亞地區,4000多年的埃及文明即有人工栽種大蒜的記載。蒜自漢朝由張騫自西域傳入中國,約於18世紀時自中國傳至台灣,並於同一世紀間由歐洲傳至北美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一些史料記載,在古代,蒜頭被視為可以補充精力的食品,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奴隸及古羅馬希臘的士兵都食用。西方世界甚至認為大蒜有驅魔的力量。

然而,當蒜開始出現在餐桌之後,成為五大辛香料之一,對現代世界的飲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,家家幾乎是「不可一日無蒜」。

在台灣,蒜一般作為調味料使用,無論生食或加熱皆宜;中式料理經常將蒜用於爆香、燉湯,亦有醃漬成糖蒜,為一種風味獨特的開胃小點的食用方式。久經醃漬的黑蒜則被當做補品。 

▋有些料理,非蒜苗不可 

蒜為石蒜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身狹長扁平呈淡綠色,全株可食,埋於土裡的地下鱗莖稱為蒜頭,味道辛辣,具提高人體免疫力功效。 

春季時將大蒜種於土裡會長出青色幼苗,一定程度後,其莖葉即稱為蒜苗,又稱青蒜,可作蔬菜食用,是客家鹹湯圓、麻辣鍋沾料、臘肉的好搭檔。大蒜在生長一段時間後會從蒜苗中抽出花莖,稱為蒜薹,口感脆嫩清甜,可清炒或涼拌料理。 

主要產區為雲林縣,栽培面積占9成,其餘為彰化縣、台南市;主要品種有「和美」及「大片黑」。台灣一般約於9~10月間栽種,隔年3~4月收成,本土蒜供應有4個月左右的缺口,由進口蒜補充。 

探索更多
咖啡─阿里山豆,1公斤破3萬元
自星巴克從1998年登台起,有「西方世界品味fu的」咖啡,在台灣從消費、種植、咖啡競賽都引發了熱潮。根據農業部統計,近年台灣每年進口的咖啡生豆約超過5萬公噸,換算下來台灣每人平均一年喝下184杯咖啡。
茭白筍─俗稱美人腿,其實是生了病
茭白筍為多年生水生禾本科菰屬植物,由於肥大化的嫩莖形如小腿,且色澤白皙,在台灣又稱為「美人腿」,以南投埔里為主要產區,占了9成。
鴨─升級版的品牌鴨問市
家禽中,鴨肉不及雞肉普及,在一般的大超市中很難買到。然而,特定食材卻非牠不可:冬天進補要吃薑母鴨;蛋黃酥、皮蛋要用鴨蛋;炒菜中的各種「金沙」系列也是非鴨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