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栗縣,地處台灣西北,約有53萬人口。苗栗古稱「貓里」,因此地原為平埔族道卡斯族居住之地,該族以「貓里」稱之,意謂為平原之地,因而得名。雖意指平地,但其栗縣內山多平原少,以丘陵地形為主。苗栗為台灣北部農業大縣,陶業亦發達,擁有數家具百年歷史的老窯,1970至80年代,苗栗甚至以裝飾陶瓷之鄉活躍全台。
清領時期,先民渡海來台,其中客家族群多往山區,且多有遷徙至多山之新竹、苗栗一帶開墾者,故至今苗栗仍有許多客家庄。而日治時期發生之重要抗日事件:南庄事件,使當地原住民賽夏族族人數量遽減,加以受客家和閩南文化的影響,賽夏族的傳統文化正急遽消失。飲食上,苗栗的客家菜相當正統,自客家粄條、客家小炒至福菜豬肚湯等菜式,甚至如桶柑茶、擂茶、肚臍餅等,都是在苗栗能夠嘗到的客家傳統滋味。
苗栗亦大力推動觀光活動,其中「浪漫台三線」的主推慢行台灣,其中部分路段途經苗栗,即設置舒適宜人的腳踏車道。過往,桐樹曾為重要的經濟作物,於台三線一帶多有種植,其花開五月,正宜造訪苗栗。除體驗多山、多丘陵的苗栗鐵馬行,亦可感受沿途迥異於其他北部城市的樂活風情,以及桐花的浪漫和客家食物的豐美柔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