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龍眼─柴燒龍眼乾,助吳寶春在世界烘焙賽奪金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台灣物資不豐的年代,盛夏之際到龍眼樹下奮力一跳,摘下一束龍眼,撥開褐色的外皮,瞬間出現晶瑩剔透的白色果肉,隱約還可以看到中間黑色的果核,看起來像極了眼珠子,滋味甜滋滋,這就是早年台灣孩子最重要的童年回憶。

◤文.圖/看見台灣基金會編輯群

眼原產於中國南方和越南北方,台灣栽種龍眼約有300年歷史,是目前全球主要的龍眼產地之一,龍眼的英文名稱Longan即是從中文名字音譯而來。

龍眼是台灣最重要的夏季水果之一,產季約5月到8月,成熟後的最佳採收期只有一週,部分品種甚至只有3到4天。消費者從市場買到的新鮮龍眼,通常已經是8分熟,買回家後趕緊放進冰箱,也只能維持兩週左右。 

▋龍眼蜜、龍眼木、桂圓麵包,龍眼在21世紀華麗轉身

因為保存期不長,才出現龍眼乾,也就是俗稱的「桂圓」、「福肉」,是中、台式料理中常見的佐食材料和零食,也是溫潤滋補的漢方藥材。桂圓可與銀耳熬成甜湯、加入黑糖薑茶或菊花茶,也能做成桂圓紅棗茶、桂圓養生茶,還可做成甜米糕、八寶粥,或加入烘焙變成桂圓蛋糕、龍眼酥……等甜點。 

龍眼木則因材質耐燒、出煙量少且煙燻風味佳,是碳烤的好選擇,常用於肉類燒烤或烘烤龍眼乾。2008年吳寶春拿下世界盃麵包大賽冠軍的「酒釀桂圓麵包」,用的就是柴燒龍眼乾,讓全世界發現台灣的烘焙實力。 

探索更多
芭樂─國民水果,國宴、米其林都現蹤
芭樂,台灣國民水果代表之一,原產於熱帶美洲,地理大發現時期引入台灣。台灣四季皆產芭樂,夜市、街邊到處有賣,主要產區為高雄大社、燕巢及彰化社頭。
洋蔥─不靠顏值,台灣洋蔥憑口味實力外銷
從日治時期的引進、種植失敗,到如今在屏東成功種植,並成為當地的重要農產,台灣洋蔥已逐漸走向國際市場,成為外銷的潛力商品。
果乾─台三線客家莊是主力產區
果乾為以日曬、烘乾等方法去除水份之水果。台灣素有「水果王國」之美名,以地利與氣候之便,出產之水果種類繁多,風味亦佳,若遇豐年,果品收穫量豐碩、無法盡售,出於惜物愛物之精神,將水果烘乾後,不僅能延長水果的食用期限,果乾更因加熱造成糖份濃縮,風味更顯鮮甜可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