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icon
今日文章
logo icon
search icon

《鹽田風土 島嶼滋味》從一粒鹽,看見一座島嶼的記憶

分享
Facebook Share IconLine Share IconCopy Link Icon
看見台灣基金會於2025年5至9月推出《鹽田風土 島嶼滋味》展覽,串起台灣的地景、鹽業與飲食文化,讓觀者循著鹽的足跡,走進鹽與土地交融的歷史記憶。

看見台灣基金會致力成為世界認識台灣的重要窗口,長年來以文化美食為核心,探索台灣風土的不凡價值,結合精緻服務體驗以推廣台灣珍貴的軟實力,展現台灣的美好價值。以每個人每天都有關的飲食開始,讓世界更認識台灣精緻的一面。 

2025年夏天以《鹽田風土 島嶼滋味》為題,從傳統日晒鹽場的復興,到探索在地手工製鹽的古老生活記憶,從一粒鹽,看見一座島嶼的記憶。這場展覽不僅回望鹽田的歷史,更展現鹽在當代的多重樣貌。 

▋鹽的時光軌跡

本展覽從原住民以海取鹽的智慧、大航海時代的技術引進,到清代官營、日治工業化與戰後精鹽生產,呈現台灣超過三百年的鹽業發展歷程。

▏鹽田文化,引領來賓探索。

▋鹽田的復興與創新

近年,全台已有多座鹽場成功復晒或轉型觀光,如:嘉義布袋洲南鹽場與五星級飯店合作,台南井仔腳鹽田則憑藉國宴指定用鹽受到矚目;屏東車城發展礁岩壺穴採鹽、台東長濱找回阿美族手工煮鹽、結合傳統竹工藝創新轉生的彰化鹿港浦田竹鹽等,不僅延續古老技藝,也為鹽田注入文化與觀光的能量。此外,台南七股台鹽鹽山及金門西園鹽場也轉型為文化觀光勝地,吸引遊客造訪。

▏(左)鹽田風土遍布台灣;(右)鹽田特色產品現場展出。

▋鹽的料理風景

沒有鹽,台灣菜怎麼辦?鹽不只是調味,更是台灣料理的靈魂之一。從鹹菜、福菜等發酵保存的智慧,到鹽滷豆腐、鹽烤山豬肉、虱目魚鹹粥、鹽焗雞、紅燒牛肉麵等經典風味,形塑了台灣多元飲食文化,更延伸至跨文化交流,與粵式鹹魚雞粒炒飯、日式鹽燒鯖魚、越式鹽焗蝦、西式海鹽焦糖等在台灣餐桌上交會。 

▏鹽滷豆腐模型。

▋鹽的守護之力

除了飲食,人體液含鹽0.9%,影響細胞運作與滲透壓。鹽更與信仰緊密相連,在台灣民間信仰中,具有除穢、祈福的作用。過年撒鹽驅邪、建屋前撒鹽定基、甚至在重要儀式中也會以鹽潔淨場域。

▏雙手盛鹽,凝結島嶼歲月。

《鹽田風土 島嶼滋味》展覽不僅回望歷史,也思索未來。鹽不再只是餐桌上的佐料,而是文化、產業與永續的象徵。